名贵商品。 此外,像彩电、电冰箱等紧缺商品,友谊商店里也可以找得到。 那时的友谊商店只对外籍人士开放,而普通百姓只能在门口驻足张望。 其实,友谊商店是新中国成立后,物资供应短缺时代的特殊产物。 上世纪50年代,苏联就有了专为特权阶层和外国人服务的“小白桦商店”。在一切向“苏联老大哥”看齐的年代,新中国也把这种“特供制度”学了回来。 从1951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