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育新体系
十四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育新体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十四桥,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教育新体系
朱雄英提倡科举改革的目的,为的就是打破这种垄断。</p>
最好的手段就是将后世中的教育方式搬出来,将所有的知识全部普及开。</p>
但这却需要大量的时间,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后,才能够完成。</p>
取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事情发生。</p>
甚至朱雄英可以在心中断定,这种事情无需提防,而是一定会发生。</p>
当下笑道:“诸位大人,你们或许误会了本皇孙的意思!”</p>
“各地设立学堂不假,但学堂中教导的知识面却是不同的。”</p>
“本皇孙打算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在各地开办儒家学堂、格物堂、还有兵法堂!”</p>
“想必诸位大人也能够明白,儒家学堂就是研学儒家圣典的地方。”</p>
“格物堂自然就是学习格物致知的地方。”</p>
“兵法堂就是用来学习兵法的地方,彼此互不干涉。”</p>
“至于传授知识的先生,都需要由朝廷派遣下去任教,在学堂内授课!”</p>
听到这样的解释后,群臣心中悬着的心非但没有落下来,反而提的更高了。</p>
正所谓事出无常必有妖,皇孙殿下对传统书生的厌恶,根本就不加掩饰。</p>
怎么可能会这般大肆推广?这里面一定还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p>
但能够站在朝堂中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人精。</p>
很快便想清楚此事的关键,皇孙殿下这是打算温水煮青蛙吗?</p>
在他们这些老一派传统观念下走出来的人,对于这个格物学及兵法学的看法,那就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p>
只有儒家圣典,才是真正的圣途,是主流。</p>
所以民间看待知识的观念,依旧会以儒家经典为主。</p>
其次,能够被朝廷指派下去任职教导儒学的先生,必然会是圣人子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