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皇帝帮我扬名,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帮我扬名

马寻不想当才子,可是这个时候他没有什么选择权了。</p>

马秀英无比骄傲的看着完整版的《临江仙》,对朱元璋说道,“瞧瞧读书人家作的词,历代兴亡不过谈资笑料罢了,悲壮慷慨,这才是荡气回肠!”</p>

朱标也捧着说道,“还是舅舅品行高洁、胸怀旷达,不过还是该少些淡泊洒脱的习性,您就是太看不上世俗了。”</p>

马寻更为尴尬了,这是杨慎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p>

不过此时此刻,他说了也没用,谁让杨慎现在还没出生呢。</p>

找到了罗贯中得收拾他才行,要不是因为三国,我怎么会当文抄公呢!</p>

马秀英有些担心的看着马寻,欲言又止后还是选择闭口不言。马寻有些时候性格比较拧巴,这件事情大家也都知道。</p>

想要让他有太多的改变不现实,各何况这样的一些拧巴也无伤大雅。</p>

只要人别跑了就行,马秀英是越看自家弟弟越是喜欢,也就是马家才能有这样的人才,也就是爹教的好、小弟才如此出息。</p>

马秀英的骄傲可以理解,朱元璋和朱标也都跟着骄傲,包括李贞也都是夸奖不断。</p>

原因非常简单,无非就是马寻多才多艺,不管是品德还是文采等都是首屈一指的。</p>

有着这样的一个亲戚自然是好事,以后教育子孙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向马寻看齐,这就是最好的榜样。</p>

争论中都要不要继续大肆兴建,这个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可以在朝堂上再讨论。</p>

回到了小院,刘姝宁眼里就差有星星了,“早些时候就知道夫君出口成章,也知道我马家诗书传家,只是没想到您这么有才华。”</p>

“小道、小道。”被娇妻崇拜让人暗爽,不过马寻还是说道,“我始终觉得诗词是小道,治家国才是正事。”</p>

刘姝宁提出不同的意见,“夫君这么说有些以偏概全了,若是没有这些诗词、经典,我汉人传承又从何谈起?”</p>

马寻一想有道理,不过还是说道,“这些事情还是要合适的人去做,姐夫和标儿就不适合当词人。盛世倒也罢了,诗词还能去青楼换顿酒。”</p>

“夫君是羡慕柳三变?”刘姝宁打趣说道,“以您的才华,肯定有花魁想要求词、扬名。”</p>

柳永,那确实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p>

屡试不中留恋勾栏,那些歌姬、乐工等都是在资助他。</p>

马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说就夸张了,仕途不顺才有佳作。李太白、苏东坡要是仕途顺畅,说不定少了很多传世佳作。”</p>

忙着政事,可能一些有才华的人确实没时间去写诗词了。</p>

小两口说笑着,也早早的歇息了,而马寻睡得早、这一次也起的比较早,要上朝呢。</p>

奉天门外百官已经列队了,现在上朝的秩序算是定下来了,总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王朝的样子,不会乱糟糟的处处都是草台班子的迹象。</p>

“徐国公。”</p>

“国舅爷。”</p>

“国公什么时候回来的?”</p>

一路上还是有不少人在打招呼,马寻大部分也都是稍微回应几句作为回应。</p>

在徐达、常遇春等人不在京城的情况下,马寻就堂而皇之的站在武将队列的班首,大家都不觉得有问题。</p>

甚至现在在朝堂上,看似也就是李善长这个韩国公名义上的排序比马寻高一点。</p>

李善长这老狐狸微笑着轻轻颔首,他一直都是想要和马寻拉近关系。</p>

本来也觉得就算成为不了好友、忘年交,在一些事情上也应该是同盟。</p>

可是谁知道这个乡野小子油盐不进、油滑无比,也就是因为帝后的原因,李善长的那些手段根本不敢使,所以根本就无法拿捏马寻。</p>

这一次好了,自己在老家安排的知府被马寻拿下了,上朝的时候还要准备请罪了。</p>

没办法,谁让自己提拔的官员贪赃枉法呢。</p>

李善长想一想也觉得郁闷,他跟着朱元璋二十年了,多少能人异士都被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p>

可是马寻似乎就是他李善长的苦主,算起来这都是第三次栽在马寻的手里了。</p>

第一次是被迫称病告老,第二次是想要为唐胜宗讨爵被骂,第三次就是安排的心腹要被问罪了。</p>

不能说马寻就是李善长的克星,只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是遇着了马寻,李善长这个第一文官就落不得好。</p>

虽然心里有想法,不过脸上还是笑容,看起来也非常的亲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

晚明赘婿

我是启新

锁神纪

商丘甲地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朕闻上古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