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困难时刻,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困难时刻
继续练兵、继续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生活,马寻认为这是自得其乐。</p>
但是其他人的生活未必那么如愿了,薛显这个永城侯即使满腹牢骚,也开始南下去海南了。</p>
虽然大封功臣当中不少人被记明过失,但是真正被处罚的是他这个永城侯。</p>
十一月末,朱樉军训结束后说道,“舅舅,母后让你和舅母去宫里住两天。”</p>
“又去宫里?”马寻不是很愿意,“我月初才去住了几天啊。”</p>
朱樉就说道,“舅舅,您觉得这事情外甥们能说得上话吗?我就是个传话的,您去和父皇、母后说啊,实在不行去找皇兄抱怨。”</p>
旁边的朱棣已经牵着旺财了,他们三兄弟的任务就是将舅舅和舅母接去宫里。</p>
常茂不甘寂寞,坏笑说道,“舅舅去了宫里,我们就快活了!我去骑马,我去打猎,谁也管不了我!”</p>
常升也开心说道,“我去划船,我去钓鱼!”</p>
汤鼎心动了,随即嫌弃,“这个天气去划船,也不怕冻坏了!”</p>
“舅舅,我就在家里看书。”邓镇就殷勤的说道,“我就在府里看书,肯定不跟着他们胡闹。”</p>
不要说常茂大惊失色了,就算是朱樉几个也意识到了不对。</p>
以前这些勋贵里面,常茂三兄弟是最得马寻喜欢。就算是汤鼎、王德这几个,也因为汤和、王弼的原因和马寻更亲近。</p>
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邓镇对马寻格外亲近。</p>
问了问不清楚,反正就是他的爹娘、姐姐都说了,对马寻要比对亲舅舅还要亲。</p>
马寻觉得孺子可教,笑着说道,“回去好好看看书,你爹用不了多久就要出兵了,抓紧时间讨教一下兵法战略。”</p>
邓镇觉得舅舅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对于很多的大事就是看的明白。</p>
常茂等人产生了危机感,除了那几个皇子之外,难道有人要跟我们抢舅舅了?</p>
朱樉骑着马,好奇问道,“舅舅,怎么邓镇现在这么敬重你?该不会是前几天去了卫国公府,您医好了卫国公?”</p>
其他几个王孙贵族也都是竖起耳朵,这看起来是最好的解释了。</p>
马寻没好气的说道,“没那回事,你舅舅品行高洁,邓镇仰慕难道不应该?再说了,你们这几个小子,难道对我的尊敬就是假的?”</p>
常茂几个立刻摇头,朱樉的脑袋更是摇的跟拨浪鼓一样。</p>
只是他们也想不到舅舅学会挖坑了,明明说的是另一件事情,舅舅偏偏就提到了这个事情。</p>
三个皇子就在等着,刘姝宁也快速的打包好了行李。主要是习惯了,反正她现在也习惯了每个月都要去宫里住两天,打包行李自然方便。</p>
甚至不打包行李都行,因为宫里的小院里也不缺衣被等。无非就是马寻有时候格外讲究,刷牙的牙刷、贴身的衣物等,都格外挑剔。</p>
等到了宫里,马寻直接去李贞院里,“姐夫,保儿又不进宫?”</p>
李贞伸出手,马寻自然的搭脉,别管马寻的医术如何,他进宫之后给自家人搭搭脉也成为常态了。</p>
“小弟,你该抓些紧了。”李贞语重心长的说道,“保儿现在又添了子嗣,你这要是再不添个子嗣,你姐心里得多急,你如何向你爹娘交代?”</p>
马寻距离成为不孝子孙越来越近了,现在大家似乎不再是提及他千里扶棺的事情了,只是记得他成亲接近一年还没有一儿半女。</p>
马寻头疼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现在就暂时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p>
成亲了不假,可是刘姝宁的肚子暂时没有什么动静,这就成了其他人催促他的理由了。</p>
主要是他还不好说些什么,朱元璋和马秀英就不用说了。李贞这个大姐夫也有责任督促马寻,就算是常遇春、常蓝氏等人,也可以说一说。</p>
谁让马寻是弟弟呢,他这个时候也只能是乖巧的听话了,谦虚一点是应该的。</p>
马寻抱起来李景隆,没孩子就没有发言权、说话的底气就不足,还是逗一逗胖小子吧。</p>
等到李贞教训结束,马寻问道,“姐夫,这一回让我进宫做什么?”</p>
“一家人吃吃饭,你还有些人估计也不认识。”李贞就笑着解释,“现在大事也都忙完了,你姐和你姐夫闲了些,一家子人碰个面。”</p>
也对,朱元璋还有一大堆妃嫔,还有其他的一些子女,马寻还真的不是全都认识。</p>
李贞随即小声说道,“你姐和你姐夫吵起来了,让你过来当和事佬。”</p>
马寻顿时奇怪了,“他们怎么又吵起来了?”</p>
说完马寻就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要加个‘又’字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