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我在办学,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在办学

科举,这可是大事,因为大家都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p>

朱元璋不缺少猛将,可是在文官这方面属于比较短板。</p>

尤其是经历了燕云十六州丢失、蒙元百年统治,在民心、文治方面,更是思想很难统一。</p>

很多人提起八股文就各种抨击,可是这种在北宋时期就出现的文体,在明初也可以起到统一思想的优势。</p>

只是后世不断的变化,使得八股文越来越束缚思想。</p>

魏观出现了,见到马寻笑着作揖,“下官见过国舅。”</p>

魏观的官职不低,但是在马寻面前自称‘下官’没问题。现在的官场上,除了徐达、李善长等极少数人,在马寻面前自称‘下官’都不会有人挑理。</p>

马寻笑着客气说道,“用不着多礼,魏先生才学渊博,还曾教授太子,我实在是佩服。”</p>

这些也是马寻刚知道的,这个魏观曾经也在大本堂教授朱标等皇子读书。</p>

魏观就说道,“前几天见到国舅从国子学前路过,本想与国舅奏报国子学之事,可惜没能见着。”</p>

这一下马寻就尴尬了,只能说道,“前几天奉皇命去鸡鸣山下选址,实在忙了点。下回有事,魏先生可去我府上。”</p>

魏观就说道,“下官此前数次送了拜帖,只是国舅从未回复。”</p>

想要见马寻一面实在太难,这不只是魏观的感受,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武官员都有这类敢想。</p>

也就是和马寻比较亲近的人家可以见到他,要不然就算是送了拜帖,基本上也都是石沉大海、毫无回复的结局。</p>

马寻觉得这个魏观有些耿直,有些事说出来了就不好了,太不给面子了。</p>

不过下一刻马寻说道,“大概是去我府上的人太多了,一时间也有些分不清。我回去说一声,下一回魏先生就用不着担心。”</p>

不只是魏观表示怀疑,刘伯温都不太相信马寻。</p>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马寻不喜欢和文官来往,甚至很多的淮西人都不愿意接触。</p>

所以有些话听一听就好,真要是当真了,那反倒是显得自己有些傻了。</p>

魏观开口说道,“既然国舅领国子学,是不是该去国子学看看?”</p>

马寻直接回答说道,“行,后天我过去一趟。魏先生,还有什么事?”</p>

魏观继续说道,“陛下早年定下规矩,凡天下府州县各学,每年贡举一名到国子监学习。”</p>

马寻就点了点头,正常来说国子监的生源是举监、贡监、荫监、例监。</p>

也就是说举人、秀才,因为父辈做官而得到名额,或者是直接捐钱得到名额。</p>

魏观就继续说道,“国舅爷,如今天下初定,只是国子学内学子人数还是不多,很多也都是才学平平。我想是不是该再从各地书院选取良才入国子学?”</p>

马寻也严肃起来了,“陛下早年也曾令人分行天下、访求遗才吧?”</p>

魏观点头,他就曾经去各地寻访贤才,举荐的人大部分也都进入了官场。说到底就是明朝缺读书人,缺少一些地方官。</p>

马寻就直接说道,“这些事情实在太大,我想魏先生还是直接报与陛下或者太子殿下,我不敢擅专。”</p>

油滑的马寻可不做出头鸟,想要经他的手直接扩大国子学的生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p>

魏观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有些事情他不是没有对皇帝、太子提起,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p>

本来是想要拉拢这位国舅,这样可以为说服皇帝增添一些砝码,可惜看起来效果不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

晚明赘婿

我是启新

锁神纪

商丘甲地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朕闻上古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