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布局与展望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布局与展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到东宫,赵翊迈进书房,那书房内静谧深沉,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墨香。
他缓缓走到书桌前,伸手轻轻抚过桌上摆放的文房四宝,随后缓缓坐下,陷入了沉思。
朝会上的场景如同一幅画卷,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每一个细节、每一位大臣的表情和话语,都被他反复琢磨。
他深知,自己开启的这场商业变革,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扬帆起航,稍有不慎便可能船毁人亡。
要想让香皂生意的计划顺利实施,诸多关键环节缺一不可。
首先,香皂的供应必须稳定且充足,绝不能出现断货的窘况,这就如同军队的粮草,一旦匮乏,所有的战略布局都将成为泡影;其次,与合作大臣签订的协议务必严谨细致,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合作中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最后,监督各地销售情况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市场上出现价格混乱或其他扰乱秩序的问题。
思索至此,赵翊扬声唤道:“来人,去请徐庶。”声音在书房内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如果徽宗及蔡京等朝臣在这一定认得出这个是谁,不错他就是曾经赵翊派来说服徽宗得那个谋士:徐庶,自从那件事后,徽宗就很信赖他,有什么重要的想法或谋略,徽宗都会问他,于是在他离开东京到河间时,有把他自认为的重要谋士给赵翊,于是赵翊只平静的接受。
不多时,一阵急促而沉稳的脚步声传来,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徐庶快步走进来。他身形挺拔,一袭青衫,眉眼间透着睿智与干练。
进得门来,徐庶立刻拱手行礼,动作行云流水,尽显恭敬:“殿下,您找臣?”
赵翊抬眼望向徐庶,微微点头,脸上神色稍缓:“徐先生,且坐下说话。”待徐庶落座,赵翊便将心中所想,从香皂供应到协议签订,再到销售监督,毫无保留地细细道来。
他说得认真,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对未来蓝图的描绘,眼神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徐庶静静聆听,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待赵翊说完,他陷入了片刻的沉思。
书房内安静极了,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许久,徐庶抬起头,目光望向赵翊,缓缓说道:“殿下,您的计划可谓高瞻远瞩,思虑周全。
不过,要想确保万无一失,还有几个细节需格外留意。”他顿了顿,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继续道,“在与大臣们签订协议时,一定要将违约责任明确规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商场如战场,利益面前,难免有人会心生贪念,若不加以约束,后患无穷。”
赵翊微微颔首,示意徐庶继续说下去。
“另外,在监督销售方面,不妨派遣您的可靠亲信前往各地。
这些人既要对您忠心耿耿,又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和应变能力。
他们既能确保销售顺利进行,又能及时将各地的市场动态、商家反应向您汇报,让您对全局了如指掌。”徐庶一口气说完,目光紧紧盯着赵翊,等待着他的回应。
赵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忍不住连连点头:“徐先生所言极是,正合我意。此事便全权交由先生去办,务必挑选可靠之人,切不可出了差错。
这关乎着我大宋商业的变革,也关乎着我未来的大业,不容有失。”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对徐庶的信任。
“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徐庶起身,再次拱手行礼,随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书房。
赵翊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心中开始勾勒起未来的美好蓝图。
他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香皂成为大宋各地家喻户晓的商品,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家家户户都能用上那香气宜人、品质优良的香皂。
而他的名字,也将随着这香皂的销售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赵翊,不仅是大宋的太子,更是一个有勇有谋、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君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东京城的皇家商店依旧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每天清晨,商店还未开门,门口便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翘首以盼,只为能第一时间买到心仪的香皂。
店内,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一边手脚麻利地递上香皂、找零。
那一块块包装精美的香皂,在顾客们的手中传递,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仿佛带着无尽的魅力。
而那些与赵翊合作的大臣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如同接到出征命令的将士。
他们各自派出得力的手下,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样品,奔赴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