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余波诡影
紫气东来黄貔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余波诡影,丝路诡途:甘肃探灵笔记,紫气东来黄貔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慕容澈来到容汐月的墓前,从怀中取出了七枚饱满的青稞种子。这七枚种子,是他方才在清泉流过、邪气退散的土地上,偶然发现的,它们安静地躺在新翻的泥土中,颗粒圆润,隐隐透着微光,仿佛等待着什么。
他蹲下身,用手指在坟前轻轻刨开七个小坑,将青稞种子一一郑重放入,再用湿润的泥土细心掩埋。没有言语,只有微风拂过他发梢的轻响,以及远处村民们压抑的啜泣声。
就在最后一捧土覆盖其上的瞬间,异变陡生。
七点微弱的金芒从湿润的泥土中透出,随即,七株翠绿的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破土而出,迎风便长。它们迅速拔高,抽穗,不过眨眼之间,便化作了七支沉甸甸的麦穗。
每一支麦穗都呈现出七种不同的奇异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在朝阳下流转着温润柔和的光晕,神圣又充满了勃勃生机。七彩的麦穗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安息与新生,又像七个顽皮的孩童在晨风中嬉戏。
慕容澈伸出手,指尖轻轻碰触那奇异的色彩,一丝微凉的暖意从麦穗上传来,渗入心底,奇异地抚平了他心中因连日奔波与厮杀而积累的躁郁。
他站起身,眼底的沉郁似乎被这七彩的光芒冲淡了几分。
“此地事了,我也该走了。”上官幽兰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后,声音清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却又比平时多了一分人气。
慕容澈转过身,看着她,点了点头:“多谢。”他的声音简单,却蕴含着真诚。若非她及时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幽兰微微摇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用红绳系着的物事,递了过来。那是一小撮洁白细腻的狐狸毛,被精心编织成某种符咒的模样,散发着淡淡的灵气,还有一种极淡的、类似檀香的异香。
“这个你留着,或许有用。我观你气息,近日似乎有些……不稳。”她的话语依旧简洁。
慕容澈接过,那狐狸毛符入手微温,带着奇异的安心感。他有些意外,上官幽兰此举,倒不像她平日的作风。
“陇原的地脉,因为宇文宿渊的邪术,已经出现了裂痕。”上官幽兰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望向西北方向,语气凝重起来。“虽然泉眼复苏,暂时稳住了此地气运,但地气震荡,影响深远。地龙翻身,并非只在此处。”
“敦煌莫高窟,怕是会有异动。”她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慕容澈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敦煌莫高窟,那可是丝路上的佛法圣地,更是大唐龙脉走向的关键节点之一。
“保重。”上官幽兰没有过多解释,只留下这两个字,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似乎包含了许多未尽之言。随后,她转身离去。她的身影几个起落,足尖在新生嫩草上轻点,竟未留下一丝痕迹,便消失在山峦的晨雾之中,如同她来时一般突兀而神秘。
慕容澈握紧了手中的狐狸毛符,抬头望向西北的天空。那里,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几只早起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然而,一种莫名的阴影,已悄然在他心头投下。
新的危机,似乎已在远方悄然酝酿。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狐狸毛符,触感柔软,竟让他想起了某种……很久以前丢失的小玩意。他自嘲地摇了摇头,将符咒小心贴身收好。麻烦,似乎总是接踵而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