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重新振作的朱由校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8章 重新振作的朱由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艾哈迈德和多铎亲自撰写的秘折,犹如两颗流星,穿越漫长的距离,一同被送往了遥远的北京城。然而,当秘折以及艾哈迈德本人最终送入京城,已经悄然流逝了半年之久。
朱由校展开秘折,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他的眉头渐渐拧紧,陷入了沉思。在了解到具体情况之后,这位皇帝也沉默了。
可以说,自从成功攻克盘踞在辽东的女真后金国之后,朱由校确实开始变得有些飘飘然了。这些年三军用命,大明帝国在一切对外战争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连串的胜利,更是让他感到有些迷失方向,找不到北了。
特别是皇太子十五岁之后,朱由校便打着培养储君的名义,将绝大部分政务都交给了内阁和皇太子去处理。他自己则重新拾起了儿时的爱好——木雕。白天,他沉浸在木雕的世界里,精心雕琢着一件件作品;夜晚,他则流连于后宫众多嫔妃之间,尽情享受着声色之娱。
就这样,朱由校再次过上了那种白天雕刻、晚上纵情声色的浪荡皇帝的美好生活。
而这封奏章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再度将他打醒。让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和这个帝国。
朱由校轻声呢喃的说道:“奶奶的,水了百来章,也该重新在广大书友面前露露脸了,不然都对不起书友们的打赏和老朴日以继夜的辛苦写作了!”
天启二十六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早朝。
多年没有正常上过一次早朝的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校,出人意料的再度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在吴彤的陪同下,精神饱满的朱由校,再次坐上了独属于他的宝座。而心腹太监吴彤并没有如往常那样站在他的左侧,因为那里如今已经变成了皇太子朱慈炜的专座。
在一阵三呼万岁之后,早朝开始。
朱由校先是摸着胡须,环顾四周。得勒!近年来疏于政务,特么的,好多大臣都不认识了。。。。。。
这就尴尬了。
不过比他更尴尬的是,底下的个别大臣。
自从天启二十三年(1643年)最后一次殿试之后,包括新科状元张煌言等新进进士,就甚少见的着这位大明皇帝了。
特别是阁臣李若星在夏天去世之后,阁臣队伍少了一人,朱由校都没补充上。
不过,好在还有连任三届内阁首辅洪承畴在。他可是个有眼力劲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朱由校的难处,于是便主动站出来,简单地给朱由校介绍了几位刚刚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姓名、籍贯、所属的部门以及职位。
朱由校听了之后,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些官员虽然资历尚浅,但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培养的,应该能够胜任阁臣的工作。于是,他佯装咳嗽了几声,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这几年,朕龙体有恙,确实是疏于政务了。好在,太子醇厚、聪慧,政务处理得当。当然,这离不开众爱卿的辅佐和支持。经过御医的精心调理,朕的龙体也渐渐康复,以后太子身上的担子也会轻一点了。”
皇太子朱慈炜连忙起身回禀道:“父皇言重了,儿臣实感有些政务非常棘手,如今父皇龙体安康,儿臣又能在您身边聆听教诲了,甚是欢喜呢。”说完,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