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亿军火大订单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7章 亿军火大订单,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旧式十二磅炮不同的地方是,重量重了400斤,炮身短了1米3,因为采用的并不是传统的实心弹,因此,射程方面有了显着的提升。
因此,在造价上贵了三分之一,达到了一百万元。
朱由校为其命名为25式122毫米榴弹炮。
由于这是一款特为步兵设计的火炮,因此这款火炮还不能上船。
朱由校匆匆回到宫中,未作片刻停歇,便立刻传召内阁、兵部、户部、工部等一众官员前来觐见。待众人到齐后,朱由校面色凝重地询问起朝廷当前的财政状况。
在听完官员们的详细汇报后,朱由校陷入了沉思。尽管近年来由于旱灾等天灾的影响,国家财政面临一定压力,但他深知军队现代化建设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朱由校毅然决然地下达了一份巨额军火订单给兵仗局。
这份订单包括200万支25式燧发枪、10万门40迫击炮以及3万门122毫米榴弹炮,总金额高达一千多亿元!如此庞大的订单,无疑将给兵仗局带来巨大的生产压力,但同时也为国家的军事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旱灾等天灾的影响,朱由校此前曾下旨暂停了大明帝国陆军的部分订单。然而,在东南亚地区,葡萄牙的订单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在欧罗巴列国第二次访明之后,军火订单还是有所增加的。因此,庞大的军工厂工人并没有被遣散,反而队伍再一次得到了增长。
面对这一形势,朱由校心中已有定计。只要能为全国各省军工厂提供合格的模具,一旦这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全年便可为帝国陆军提供10万支25式燧发枪、1万门40迫击炮以及4000门122式榴弹炮。
这份看似简单的军火订单,不仅直接推动了兵仗局及相关军工厂的发展,更为帝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刺激作用。随着军火订单的增加,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更新、工人的就业等都将得到促进,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繁荣。
首先,在经济领域中,铁矿、铜矿、煤矿等行业犹如被春风唤醒的花朵一般,迅速地复苏了起来。随着这些矿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紧密相连的运输行业也如影随形地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运输行业的复苏,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其他商品流通的大门,使得全国各条河流、大江以及水泥路上,原本单一的粮食运输逐渐被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矿石所取代,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个繁荣的时代。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为陆军下达了千亿订单的消息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海军都督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消息让海军都督府的领导层再也坐不住了,因为他们已经整整五年没有新式军舰下海了,他们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特别是北洋和东洋这两支舰队,情况尤为严峻。由于他们的敌人只剩下了日本一国,而在双方的交战中,日本所有能够下海的船只都被这两支舰队摧毁殆尽。因此,在这几年里,这两支海军只能守着原有的家底,眼睁睁地看着军舰逐渐老化,却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日明海上贸易来为自己补充新式战舰。
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出海巡逻,每年都有大量的军舰因为船体被海水腐蚀而不得不回到船厂进行回炉大修。据统计,每年这样的军舰数量竟然高达五十艘之多!这无疑给本就捉襟见肘的两支海军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加上海军左都督李旦的去世,右都督魏国公徐弘基被处死,这一连串的变故本身就让海军上下都感到震惊和不安。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新上任的左右都督戚兴国和沈有容肩负起了重要的责任。
当天晚上,戚兴国和沈有容心急如焚地连夜进宫面见朱由校。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向皇帝禀报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进入上书房后,两人毫不保留地向朱由校陈述了当前海军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担忧。
他们详细的向朱由校阐述了新式军舰对海军的重要性,强调了海军需要更加强大的海上力量才能驶出马六甲海峡,奔赴印度洋以及更加遥远的欧非的紧迫性。戚兴国和沈有容言辞恳切,苦口婆心地劝诫朱由校重视海军建设,不能让国家的海防陷入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