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7章 千年科举止于今,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朱由校深知乱世需用重典的道理。早在他初登皇位之时,这个观念就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为了彻底收拾江南地区的乱局,朱由校精心挑选了一支强大的钦差团队。这支团队以都察院右都御史何吾驺、军情总局副局长骆养性和大理寺左少卿阮大铖为首,他们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官员。

而随同他们一同前往江南的,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近卫第1师。这支军队全部由皇家和勋贵子弟组成,是皇帝的亲卫军,其规模之大,令人瞩目。这支超规格的师队共有一万五千人,而且每个士兵都身挂勋职,虽然历经了二十余年的沧桑,人员也换了十余批,但在荣誉军长朱由校亲自干预下,号称帝国最强师的1师和2师,同为全国军队精英中的精英。

由于四省情报调查使司事先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充分的证据,所以当这钦差团队抵达南京后,便立刻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展开了抓捕行动。

近卫第1师,这支被百姓们戏称为“抄家专业户”的军队,一到南京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根据钦差行辕提供的清单,分成了十几个队伍,分别前往浙江、安徽、江西以及江苏的各个州府。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搜捕在江南地区展开。一个以诗会友为名的叛党复社逐渐浮出水面。这个复社,实际上是原来东林党的继承者,他们企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扰乱社会秩序,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而他们的触角更是伸进了各省军队当中,眼见事不可为,他们鼓动了江苏两个营,浙江、江西一个营,安徽两个团,并以此为骨干迅速武装了一支五万余人的叛军。

一次简单的抓捕居然演变成了叛乱,而且还是异常波及四省的叛乱,这是朱由校与内阁绝对意料不到的事情。

可此时大明帝国采取的是外紧内松策略,也就是绝大多数军队都布置在国境线,而内陆省份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由卫所兵演化,如今基本上都是训练不充分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的低下。

所以,哪怕以他们为骨干武装起来的五万大军,撑死了也就是一支农民武装。

不过,很快就让朱由校诧异的是,这支叛军很快攻占了四省武库,将存储在武库的上万支已被淘汰的火绳枪全部分发到了起义军手中。

随着事态不断升级,朱由校终于沉不住气了。

他于天启二十三年(1643年)二月,下了一份旨意给赋闲在家颐养天年的,已经七旬高龄的夏国公熊廷弼。封其为平叛总指挥,急调湘军63、64两个师,配合驻扎京畿地区的第8、12、15三个师,奔赴江南平叛。

三月初,吴彤带着数百内厂特务拜访了京城定国公府和魏国公府。随后的几日间,近卫第2师,被撤职、复员了两千余官、兵。京畿地区第11师、13师合计五千余人被撤职、复员。淮王朱常清、益王朱慈炲被被削去王位,终身监禁于凤阳府。数万余叛军围攻南京、扬州、杭州、南昌。湘军通过长江水运,自鄱阳湖登陆,两日后突然出现在南昌城外,打了围城的上万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叛军不战自溃,南昌解围。

三月中旬,魏国公徐弘基、定国公徐允祯、成山侯王道宁、宁阳侯陈光裕、怀远侯常明良、定远侯邓文明、武安侯郑之俊、丰城侯李开先、定西侯蒋维恭、永康侯徐锡胤、遂安伯陈伟、诚意伯刘孔昭、襄城伯李国桢、平江伯陈治安、清平伯吴遵周、崇信伯费尚檝、惠安伯张庆臻、靖远伯王永恩、伏羌伯毛承祚等十九位世袭勋贵全部落网。三个京营师通过海运运抵通州。

四月初,礼部左侍郎汪乔年、户部尚书周延儒、陕西巡抚李待问、黑龙江巡抚高第、江苏巡抚何如宠、江苏布政使李继贞等朝野大大小小五百余官员,全部落网。12师击败了数千叛军,扬州解围。

四月底,分封在河南怀庆的郑王朱翊铎、湖北襄阳襄王朱由栋、湖北蕲州荆王朱慈烟(1642年病故)三王一系全部被内卫逮捕并发配至凤阳,由宗人府负责审理这三王的涉案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

爱吃想吃的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无灯夜话

半水先生

甩掉拜金女后,从此身边美女无数

映照世界

上方出马仙

上官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