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南洋之役(6)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6章 南洋之役(6),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贺虎城,乃陕西省榆林府人士,出身将门世家。他现年四十八岁,于天启五年(1625 年)高中武进士,自此开启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随后,贺虎城以营长的身份踏入近卫 8 师,开始了他的军旅征程。在这期间,他亲身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灭金之战,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卓越的战斗技巧,立下赫赫战功。此后,他因功连连升迁,先后担任团长、副师长等重要职务。
然而,尽管贺虎城在战场上表现英勇,但他在战术指挥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一点,在他接任 107 师少将师长一职后,更是暴露无遗。
越南省总督孙承宗对贺虎城的评价并不高。在贺虎城领导 107 师参与的大大小小剿匪战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哪里的越族人反抗最为激烈,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然而,作为一师之长,贺虎城过于勇猛,缺乏谋略和变通能力。每次剿匪作战结束后,107 师的伤亡数字总是比其他兄弟部队要多得多。
也正因如此,贺虎城多次错失了晋升的良机。但他并未气馁,反而将这些挫折视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此次奉命进入马来半岛,贺虎城心中憋着一股闷气,决心要在这里一展身手,打出他贺家将门的威风,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愿意据城而守,执意要带兵出城于亚齐苏丹军进行野战的缘由。
而为了在盟友葡萄牙军队面前展示大明帝国军人的风采,他故意数次放过了敌人露出的数次破绽。
......
两百头战象如同一股狂暴的洪流,所过之处,大地都为之震颤。它们的力量和破坏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无数的迫击炮弹在它们身边爆炸,也只能让其中的数头、数十头大象最终承受不住四射而出的弹片,轰然到底,不得不停下它们的脚步。
然而,这仅仅是一小部分战象,更多的战象则变得愈发暴怒。它们完全无视了身边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中只有眼前的明军战阵。这些战象的怒火似乎被点燃到了极致,它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将双方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至八十米。
就在这时,明军开始反击。他们扔出了手榴弹,燧发枪也射出了铅弹。然而,这些攻击对于战象来说,几乎毫无作用。连迫击炮炮弹都无法炸死的它们,面对一公斤重的手榴弹,以及在它们眼中只有蚊子般大小的铅弹,又怎么可能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呢?除非手榴弹或者铅弹击中了他们的眼睛。
事实上,手榴弹制造的烟雾反而影响到了明军自身。当暴怒的战象从烟雾中冲出来时,明军完全陷入了恐慌。面对这些庞然大物,惊慌失措的明军战阵瞬间崩溃,士兵们四散奔逃,原本整齐的防线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原本应该英勇无畏的明军士兵们,此刻却做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们竟然毫不犹豫地转身逃跑!仿佛背后有什么可怕的怪物在追赶一般,无论长官怎样声嘶力竭地呼喊、吹哨,这些士兵们都如同聋子一般,毫无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