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9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2),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遥远的吐鲁番,一份紧急的奏报正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穿越茫茫的沙漠和草原,向京师疾驰而来。这份奏报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关乎着国家的安危和战略决策。

经过漫长的旅途,奏报终于在第二年,也就是天启十八年(1638年)三月,送抵了京师。消息传来,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皇帝朱由校立刻召集了几位重要的大臣,齐聚在上书房,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众臣们面色凝重地围坐在桌前,等待着皇帝的指示。朱由校将满桂的奏章递给他们,让大家传阅并发表意见。

兵部左侍郎袁崇焕率先发言,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启奏陛下,臣仔细阅读了宣化侯的奏章,认为他所奏之事完全可行。”他顿了一下,接着说,“根据吐鲁番自治领历年来上报户部、兵部的奏章,臣发现吐鲁番各部手中拥有大量的牛羊。即使没有内地运送的军粮,自治领也完全可以通过购买部落中的牛羊来满足军队的需求。”

袁崇焕的话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而且,”袁崇焕继续说道,“吐鲁番计划新编的二十个团六万人马,并非正规军,他们只是在战事期间耗费一些军饷而已。一旦战争结束,这些士兵就可以回到各自的部落,重新成为牧民。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吐鲁番之兵力短缺困难,拿下叶尔羌汗国,还能得到一座天然的牧场,又能消除南边的威胁,使我们能够专心应对西北的敌人。”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让在场的大臣们对吐鲁番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有甚者发现,打败叶尔羌,收获的不光是一大片牧场,还有战利品的牛羊,还能反哺朝廷肉食短缺的困难,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原本众人都忧心忡忡,因为旱灾和蝗灾的双重打击,粮食产量大幅减少,全国四面边区都面临着兵源和粮草不足的困境。一旦这种情况被周边虎视眈眈的国家所利用,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因此,有些官员竟然提议放弃一些他们认为不必要的领土,将兵力收缩回来,等待灾情彻底缓解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这个观点在朝廷中得到了许多官员的支持。

然而,朱由校却对这个提议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深知灾情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这些官员的想象,即便是形势再严峻,他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寸大明的领土。

朱由校心里很清楚,如果大明退出任何一块已经占领的领土,那么在未来的十年内,恐怕都难以再次夺回这些地方。而且,一旦让敌人轻易占领了那些天然牧场,十年之后,实力相对虚弱的大明本土,恐怕又要向百余年前一样,遭到敌人铁骑的践踏,自己前面十几年的布局将一朝被打破。

其中的变数实在太大,朱由校根本不敢冒险去赌这一把。他宁愿咬紧牙关,想尽办法应对当前的困难,也绝不轻易放弃大明的领土和未来的安宁。

近年来,朱由校很少在一件事情上,一言而决。但是,在满桂奏请这件事上,他在听取了多方意见之后,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行推动了此事。

不过,为了缓解朝廷军粮方面的压力,他还是下旨裁撤了山西、陕西各两个师。在两省分别留下了两个和三个师,作为常备部队。

与此同时,他还下旨,抽调了直隶的19、20师,调动到了蒙古自治领,增加北方边境的常备部队。让三支舰队各自封存了三分之一的战舰,而暂时裁撤下来的十余万海军士兵摇身一变成为了沿海捕鱼队的渔民,所捕捞的海鲜则反哺各舰队之军粮所需,富裕的还能卖给沿海城市,为海军创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

爱吃想吃的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无灯夜话

半水先生

甩掉拜金女后,从此身边美女无数

映照世界

上方出马仙

上官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