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朱由校选妹夫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5章 朱由校选妹夫,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七年正月十八日,紫禁城的金銮殿内,威严庄重的氛围弥漫开来。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朱由校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透着帝王的威严与决断。他缓缓开口,一道圣旨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宫廷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皇七妹朱徽婧,端庄贤淑,仪态万方,恪守皇室之礼,尽显皇家风范;皇八妹朱徽媞,聪慧伶俐,才情出众,心怀仁善,深得朕心。今册封皇七妹朱徽婧为遂平长公主,皇八妹朱徽媞为乐安长公主,望二位公主此后能继续为皇室增光添彩,以彰我大明皇室之荣耀。钦此!”
这圣旨一下,宫廷上下顿时忙碌起来。宫女们穿梭于宫殿之间,筹备着册封大典的各项事宜;太监们则扯着尖细的嗓子传达着皇帝的旨意。而两位公主,朱徽婧和朱徽媞,各自在自己的宫殿中,心情复杂。朱徽婧心中既有成为长公主的荣耀,又隐隐有些担忧即将到来的婚姻;朱徽媞则是满心欢喜,憧憬着未来作为乐安长公主的生活。
与此同时,圣旨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安排,那便是将皇七妹朱徽婧许配给了近卫第十二师的一名小将岳文魁。这位岳文魁,年方二十六岁,因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刚刚晋升为上尉连长。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和果敢。当得知自己被皇帝选中成为驸马都尉时,岳文魁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能与皇室联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忐忑的是,他不知道这位遂平长公主是怎样的性格,未来的婚姻生活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很快,被封为驸马都尉的岳文魁便被直接送进了军官学校深造。皇帝朱由校此举,一方面是希望他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为大明王朝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能更好地配得上遂平长公主的身份。
说起这个岳文魁,他的来头可着实不小。他乃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十八代子孙。在岳家的祖祠里,那一幅幅岳飞征战沙场的画像,那一把把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兵器,都仿佛在诉说着岳家世代的荣耀与担当。岳文魁从小就听着祖先岳飞的故事长大,心中一直以岳飞为榜样,立志要像祖先一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天启初年,作为军户之后的岳文魁,跟随着父亲岳仲武以及两位兄长,凭借着一身精湛的武艺,被宁夏卫指挥使杨嘉谟举荐进入新军。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机遇,新军的训练艰苦而严格,但岳文魁和他的兄弟三人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然而,岁月不饶人,岳文魁的父亲岳仲武因年岁过高,身体渐渐吃不消新军高强度的训练和任务,最终未能在新军站稳脚跟。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五城兵马司做了一名千户官。虽然官职不算高,但岳仲武依然兢兢业业,守护着京城的一方安宁。
岳文魁的长兄岳文达,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成了骑十师的一名排长。在训练场上,他总是以身作则,带领着士兵们刻苦训练;在战场上,他冲锋在前,不畏强敌,深受士兵们的敬重和爱戴。他的二哥岳文元,同样不甘示弱,成了骑十一师的排长。他擅长骑射,在马背上犹如一道闪电,能迅速地突破敌人的防线。而岳文魁自己,则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成了骑十二师的排长。
此次灭金之战,对于岳家三兄弟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也是他们展现自己实力的绝佳机会。三兄弟所属的部队均奔赴战场,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们奋勇杀敌,毫不退缩。岳文达带领着自己的排,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入敌人的心脏;岳文元则率领着自己的排,在敌人的阵营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的英勇表现,让敌人闻风丧胆,也为大明王朝的军队打出了威风,赢得了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