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0章 重夺河套,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六年十一月,征伐河套的明军得胜归朝。

原来,经过半年准备之后,天启六年三月,山西、陕西两省明军集结了五万余大军,分兵两路讨伐河套之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

第一路,山西省两个骑兵师由提督王学书亲自率领,出偏头关,沿黄河以西进入河套,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占据河套前套部分领土,并消灭在此盘踞的蒙古人。山西布政使张秉文领两万民夫紧随其后,为大军提供后勤补给以及安抚被大军所俘蒙古部落百姓。

第二路,陕西省榆林镇派出一个骑兵师和一个步兵师的混编部队,以提督魏世德为主将,自榆林卫进军河套,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并消灭鄂尔多斯部的主力部队。

第三路,同样来自陕西省的一个骑兵师和一个步兵师的混编部队,以钦差卢象升为主将,他们自宁夏卫进军河套,以占据后套地区为主。

三路大军犹如长蛇一般,自进入河套地区后,一个月内,一路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一口气征服了十余个部落,共计歼灭蒙古骑兵五千余人,俘虏蒙古贵族、平民两万余人。

四月中旬,三路大军受后勤补给跟不上的缘故暂时停止了征伐的脚步,使得鄂尔多斯部有了喘息之机。

五月中旬,春末夏初之际,黄河南岸的连城附近,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打破了边疆的宁静。鄂尔多斯部落的首领额磷,集结了十数个部落联军合计两万余骑兵,悄然逼近了在连城一个部落里休整的明军。这场战役,不仅是双方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勇气的碰撞。

面对蒙古人的突袭,明军最高长官团长王球上校并未显得慌乱。他深知,事发突然,他们的大部队其余各营分散在方圆数里之地,要想全部集结起来需要一个多时辰。此时他手中只有两个营两千兵力,为了争取时间让主力部队得以集结,他迅速派出传令兵,随后毅然决然地率领两个营向十倍于己的蒙古人发起了反冲锋。

火绳枪的火光在战场上闪烁,那是明朝士兵们对胜利的渴望与决心。第一轮攻势之下,蒙古人便付出了五百余人的伤亡代价。随后的白刃战中,明军士兵更是展现出了悍不畏死的勇气,尽管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他们依然奋勇杀敌,直至最后一刻。自营长王球以下,两千人马全员战死沙场,他们的牺牲,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两个时辰的集结时间。

王学书得知消息后,怒火中烧,他迅速开始集结大部队。当部队刚一集结完毕,他便身先士卒,率领着一万八千骑,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正在打扫战场的蒙古人。明军手中的火绳枪,在射程上确实优于蒙古人的弓箭,但在持续火力输出上,双方却存在着致命的差距。然而,这并未阻挡明军前进的步伐。

有心打无心,明军的突然出现,让蒙古人措手不及。三万余骑兵在连城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中,双方的仇恨与怒火交织在一起。在兵器、铠甲等硬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明军,在士气方面更是高涨如潮。他们不光要为两个营的弟兄报仇,更要为国家的尊严与领土的完整而奋勇杀敌。

明军的火绳枪如同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给鄂尔多斯部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高速冲刺而来的明军,更是如同锐利的刀锋,切割着蒙古人的防线。刚一交战,山西军就消灭了三千余蒙古人,战场上的形势瞬间逆转。

鄂尔多斯首领额磷并非易于言败之人。他深知,明军此行的目的绝非仅仅将他们赶出河套地区那么简单,所以他不断的鼓舞着士气,期望族人能与他齐心协力对抗明朝人。但对于鄂尔多斯部落中的一些小部落而言,几十人的伤亡就足以给他们的部落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更何况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明军的战斗力是他们这些乌合之众根本无法抗衡的。因此,双方交战不久,蒙古人便开始出现了逃兵。

随着战事的持续,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加入了逃亡的行列。他们的溃逃,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般迅速蔓延至整个大军之中,使得士气低落至极点。最终,承受不住伤亡的蒙古人自行崩溃,战场上的形势彻底被明军所掌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

爱吃想吃的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无灯夜话

半水先生

甩掉拜金女后,从此身边美女无数

映照世界

上方出马仙

上官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