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加速军工发展(1),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军都督府、陆军都督府以及海军都督府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改编!这一系列变革无一不昭示着朱由校对于军事力量发展的雄心壮志,似乎正欲掀起一番轰轰烈烈的兴兵大事。

然而,与明武宗截然不同的是,朱由校并没有胡闹,他的背后有着一股强大且独特的力量支撑——那便是由内帑全额供养、对他忠心耿耿的五万精锐新军。尽管这支新军中充斥着众多政委和指导员,但这种特殊的制度正是由朱由校亲手所创,因此他对于如何掌控和运用这批人员可谓胸有成竹。

与此同时,崭新成立的三支海军舰队也已初露锋芒。目前,它们共拥有上千艘战舰,其中主力战舰乃是三百吨、二百吨以及一百吨级别的“中式帆船”——福船。此外,还配有多种乌尾船和鸟船作为辅助力量。不过,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审视这般阵容,或许只能将其定位为一支近海防御性质的舰队罢了。没办法,如今的大明船工,根本无法造出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大型宝船。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浙江、福建以及广东等四个省份的造船厂已然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盖伦船的龙骨铺设工程。就拿山东来说吧,在欧罗巴船工们的悉心协助之下,主要致力于建造四百吨和六百吨级别的中型盖伦船;而其余三个省份则侧重于打造二百吨和一百吨级别的轻型盖伦船。如此大规模的造船计划无疑将为大明王朝的海防实力注入全新的活力。四省相辅相成,通力合作,共同为朱由校的大海梦添砖加瓦。

在大明京城的兵仗局里,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深入学习和不断实践,已经培养出了多达两千名技艺娴熟的工人,他们的身后都跟着至少两名学徒。这些工人以每五人为一组的形式展开工作,他们成功地将铸炮工艺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且每个小组都专门负责其中一个特定的环节或部分。如此一来,每月能够稳定地向朝廷供应整整一百门十二磅炮,而且随着学徒的学成出师,未来还能为朝廷提供更多更加优秀的火炮。

与此同时,位于山东的铸炮局以及辽东的铸炮局同样表现出色,它们每个月都可以向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各五十门十二磅炮。不仅如此,像江苏、广东、四川等其他省份的铸炮局每月也能够制造出五十门之多。与天启年初那个全国每月仅能产出区区五十门火炮的可怜状况相比,如今的铸炮数量竟然惊人地翻了足足四倍!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着的进步,除了得益于大量熟练工人的涌现之外,铸炮工艺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更是促使铸炮数量得以稳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想当年,大明朝的火器炸膛率简直高得令人咋舌。据兵仗局内部所记载的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火器甚至在射击次数尚未达到五百次的时候就会发生炸膛事故;更有两成左右的火器连一百次射击都无法承受便直接爆炸;至于剩下的五成,则完全只能依靠运气才能避免炸膛的危险。正是因为当时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才导致了这种令人担忧的局面。

除了这六千名工人、学徒忙着为朝廷铸造火炮,兵仗局还成立了一个以九级匠臣陈兵为主的二百名精英组成的研发小组,他们中间有铁匠、铸炮师、铸铳师,他们有安南人、葡萄牙人、法国人、明人。

说起研发小组的这几名法国人,其中有一位年三十余岁的青年,名叫亨利·马汉,此人是法国燧发枪的发明者老马汉的小儿子。

老马汉从小立志要改变转轮火枪的弊端,在他眼中,转轮火枪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试错,他终于通过那双精妙的手,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转而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他还在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

爱吃想吃的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无灯夜话

半水先生

甩掉拜金女后,从此身边美女无数

映照世界

上方出马仙

上官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