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一条鞭法的弊端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一条鞭法的弊端,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根据去年食盐的销售情况来推算,如果现在确定下来的税率是每斤十文钱的话,那么可以预估户部能够收缴上来的税银将会高达惊人的一千六百万两之多!这个数字对于已经穷困潦倒了整整二百年之久的户部官员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听闻此消息后,一个个都激动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些人竟然因为过于兴奋而当场晕厥了过去。
就在这时,户部司(户部主要由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以及仓部司共同组成)的郎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份关于今年全国春、秋两季税粮预计可征收数量的详细报告,来到了户部的三位主官面前。
年龄最为年轻的尚书李长庚看到这份报告之后,虽然还不至于非常失态,但也一下子瘫软在了座位之上;然而,那位年纪最长的右侍郎袁可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只看了一眼报告上的数据,便觉得眼前发黑,然后身子一晃,“扑通”一声直接晕倒在了大堂之中。
原来泰昌元年的时候,整个国家可供征收税粮的田亩总数仅仅只有二百六十六万公顷而已。但是自从年底开始,由于皇帝朱由校针对皇室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地使得天启元年全国可供征收税粮的田亩数量大幅增加,竟然一举攀升到了足足五百三十三万公顷之巨!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还是朱由校没有去触动那些掌握在士绅阶层手中多达一百多万公顷的田产的情况下。
显而易见,皇族以及勋贵们所掌控的田产数量简直多得令人瞠目结舌。要知道,土地兼并现象最为严重的罪魁祸首毫无疑问便是皇族了。此时,身处皇宫中的朱由校正一脸无奈地嘟囔着:“天地良心,老子可是比窦娥还冤呐!这些田产那可都是二百年来祖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家业,跟朕有屁关系嘛!”
皇庄的田产又不能对百姓出售,不用猜,只要他肯卖,立马就变成勋贵、士绅的,到那个时候,皇庄现有的佃农除了变成这些人的家奴,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如果将现有的田亩数量增加整整一倍之后,那么预计每年能够征收上来的税粮将会高达惊人的一亿石之多(风调雨顺的前提下)。再参照天启元年五月份时北京地区的粮价,每一石粮食卖到了一两三钱的高价(在漕粮断运的那段特殊时期里,北京粮价直接暴涨了足足一倍)如此一来,这一年所征收上来的税粮其总价值已然达到了一亿三千万两白银。即便退一步讲,以万历末期北京的粮价——每石六钱银子来计算的话,这税粮仍然能够拥有六千多万两白银的不菲价值。
倘若这份详尽的报告不慎在朝堂之上流传开来,那么可以想见的是,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勋贵们还有皇族成员必然会如潮水般涌向朱由校跟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有多穷苦潦倒。
对此,朱由校心里明镜似的,他深知这种情况绝对会发生,而且更糟糕的是,极有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勋贵或者皇族公然抗拒交税的恶劣情形。假如把自己换位到他们的立场上,恐怕就连朱由校本人都会忍不住跳出来抵制交税吧。毕竟,谁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家的财富就这样被朝廷给搜刮走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