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抵达远东镇的洪承畴,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后,他们的船队浩浩荡荡的来到朝鲜济州岛,在迎接天朝来使的朝鲜官员面前,出示了明、朝两国签发的租赁合约。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他留下了部分人手在济州岛一处地方修建码头、房屋等建筑,作为未来的落脚点,同时,在岛内元朝时期留下的马场中,精挑细选了一千匹战马,以及招募了一万人愿意跟随大明天使落脚在远东的朝鲜百姓。

而这些人和马,将由登莱船队在将他们一行人安全送抵远东之后,回头分批送抵远东。

船队在济州休整、补给完毕之后,再次踏上了远征,这次他们没有再靠岸,而是直接奔着目的地而去。

临出发前,朱由校让人绘制了一幅《坤舆万国全图》中远东区域地图,加上船队里经验丰富的水手帮衬下,船队终于成功抵达了目的地,整个航行耗时一个月,期间人员无伤亡,也没碰上海盗。除了在济州岛露了下脸,并无任何人知道他们这行人的最终落脚点是哪里。

他们最终决定将落脚点选在了靠近半岛最南端的位置,这里东边紧邻着海峡,站在这里极目远眺,视野极为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后,他惊喜地发现这个地方不仅土地异常肥沃,而且气候十分宜人,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宜居之地。然而,唯一让他心里没底的是,这里其他季节的气候状况究竟怎样呢?尤其是冬季的时候,这里是否会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从而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呢?不过,这些问题暂时还不需要他去过多担忧,毕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在此处安定下来。

令他感到诧异的是,这片看似环境优越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丝人烟。于是,他赶忙拿出随身携带的图纸认真查阅起来,并向一旁的顾问请教。经过一番询问之后,他从原辽东总兵李如桢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此地正处于原奴儿干都司三百余个卫所之中的木阳河卫的势力范围。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再加上木阳河卫属于野人女真,很少有人愿意深入到如此靠海的区域来活动,所以这里自然而然就显得格外冷清,几乎见不到什么人影。

对于洪承畴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落脚点。一方面,这里荒无人烟,不会有人前来打扰,这样他便能够心无旁骛地带领同行的数千人在此重新搭建起一座临时的营寨;另一方面,这里肥沃的土地意味着可以种植多种多样的粮食作物,而且看起来收成想必一定会比国内其他省份更为丰厚。如此一来,无论是解决当下众人的温饱问题,还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都有着极大的保障。想到这些,洪承畴不禁对自己当初选择此地作为落脚点的决定感到无比庆幸。

于是,他给手下官兵吩咐了安营扎寨的任务之后,他开始兴致勃勃的在周边转悠了起来。他指着远处的海湾,兴奋的给其取名为大明湾。

从靠岸他就发现,此处既长又窄,延伸数公里,是保护船只免受风浪侵袭的理想场所。他甚至已经开始谋划,在海湾沿岸建造港口,如此,远道而来的运输船只靠岸及搬运物资也方便不少。

此外,远处有座山,是这片区域中的一个高点,高度虽然没有测量,但足以俯瞰整片区域,如果在此处建设了望塔,有望远镜的加持,相信方圆数公里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尽收眼底。

有满意之处,自然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这里终究过于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里的发展潜力。不过目前来看,发展是其次,先落脚并在此地站稳脚跟才是核心问题。

于是,五千名第一批抵达的远东镇官兵在经略使洪承畴,巡抚杨嗣昌的带领下,从零开始,在远离大明的远东地区建设起自己的家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

爱吃想吃的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无灯夜话

半水先生

甩掉拜金女后,从此身边美女无数

映照世界

上方出马仙

上官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