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兵部左侍郎张经世出班,将辽东经抚之间的矛盾摆在了群臣面前。按照往常惯例,东林党人肯定会率先站出来弹劾熊廷弼的。因为,周永春就是东林党中人,不过这次这帮人总算是学会了看风向,他们低头不语,坐看别人如何应答。

朱由校可没工夫管他们,他先是询问新任兵部尚书王象乾。得到的答复与孙承宗基本一致,此时不宜动人,还是得调解、安抚为主。

不过朱由校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内阁和皇帝能让熊廷弼消停点,这厮太能吵了。皇帝拨了这么多内帑银粮,按理说你也该满足了。可这老头就是不听,非要说兵部卡着兵额不给补齐。。。。。。

你大爷的,全国九边,就你辽东重要?其他八边就不需要精兵驻守了?作为新上任的兵部尚书,王象乾是合格的,他很快就理清了其中的关系,回绝了熊廷弼的再度请调其他边军精锐入辽的奏章。

对此,周永春也上了一道奏章,意思就是希望朝廷能重新启用辽将、辽兵以解前线兵力不足的顽疾。

这才是他与熊廷弼之间矛盾之所在,也是朱由校下决心支持熊廷弼计划调走周永春的根源。

李成梁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他可不想再看到祖家和吴家这样的武将世家起势。如果不是李成梁养寇自重,也不至于会在辽东养出后金这么个庞然大物来。他倒是一死了之,可给大明造成的伤害却是深远的。

朱由校深知历史的走向,知道这些辽东武将世家一个都不可信。所以他不惜一批批的给熊廷弼送兵送粮饷,他不求熊廷弼能马上将失去的国土收复,起码能稳住辽沈一线,给朝廷练兵的时间。所以,他做好了丢失部分国土的心理准备。

战争并不是口嗨,不言胜,先言败。所以他提早数年让东江镇出现在辽东,筹划建立远东镇,就是为了给女真人的背后插上两把刀子,让其不能全力攻击辽东。

只不过时间太紧,任务太重,现在的远东气温低下一片白茫茫的,此刻就派人过去筑城简直就是让洪承畴带人去送人头,女真人都还没来呢,自己先把自己给冻死了。那是疯子才做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如此傻。

最后廷议的结论就是,下旨勉励熊廷弼,让其放开手脚做事,他的调兵请求,朝廷都允了,只要求他能稳住前线即可。同样的,对周永春也是一顿勉励,赞扬他不将矛盾公开,尽心维护经略的权威。同时,希望他做好经略的助手,在物资运输、筹措粮饷、锻造火器上给予辽东经略最大的支持。

魏忠贤对于阉党仅收获了一个邢科给事中是不满意的,他决定再度出来搞事情,于是他再次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章。

底下文官们看到他这个举动,无不是菊花一紧,他们无不在想:这天启朝的廷会时间过的好慢啊,怎么还不结束呢?

魏忠贤嘿嘿一笑,随后脸色一整,向朱由校汇报道:“启禀皇爷,奴才有本要奏。”

朱由校轻张嘴巴,说道:“准!”

魏忠贤打开奏章,装模作样的念到:“泰昌元年九月初一,辽东经略熊廷弼上折子给户部,声称经略府仅收到先帝下拨的内帑银两二百四十万,缺口还是非常之大,要求户部抓紧时间将缺口补上!”

朱由校瞪大双眼,转头看向魏忠贤,怒声喝骂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为何今日才汇报?骆思恭,你是吃屎的吗?这等大事居然知情不报?”

他有道理生气,作为监察百官的锦衣卫和东厂,居然知情不报,如何让他不生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史前新纪元:最强玩家崛起

爱吃想吃的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无灯夜话

半水先生

甩掉拜金女后,从此身边美女无数

映照世界

上方出马仙

上官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