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而诸葛亮则想得更远,他想到的是在天下太平后如何持续不断地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那五德不应该只是总保持在原有的状态中,而应该越来越强,五德不断地成长。 只不过此时的诸葛亮年纪太小,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管宁的学说有着很不一样的地方。 但管宁已经敏锐地把握到了诸葛亮自己都未发现的东西。 若说管宁说的是“君子配五德”,那么诸葛亮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