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7章 铁轨上的泼水节,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汪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孩子们哄笑起来。扎伊却想起老照片里的场景:五十年前的铁路工地上,华缅工人扛着枕木,赤着脚在泥里打滚;三十年前的暴雨夜,老觉长老举着马灯在塌方区探路,胶鞋陷进泥里拔不出来;十年前的通车仪式,第一列火车喷着白汽驶过,沿线百姓捧着鲜花追着跑,银饰在阳光下闪成一片河。

“到站啦!”老貌拉响汽笛,清脆的响声惊飞了几群白鹭。机车稳稳停在站台,车门打开的瞬间,站台上涌来更多村民——有挑着竹篮卖椰浆饭的阿嬷,有背着吉他的年轻人,还有抱着大南瓜的老奶奶。南瓜上用红漆写着“中缅友谊”四个字,漆还没干透,沾了老奶奶的手指印。

“吃!吃!”老奶奶把南瓜硬塞进扎伊怀里,“我们村种的,甜得很!”她指了指不远处的公告栏,上面贴着华缅双语的铁路安全宣传画,“你们画的画真好看,我家孙子说要学画画,以后也给你们画!”

扎伊咬了口南瓜,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她忽然看见公告栏角落有张小纸条,用稚嫩的缅文写着:“谢谢铁路叔叔阿姨,让我能坐火车去看望在外地的姐姐。”纸条旁边画了列火车,车头上顶着个戴红领巾的小孩,拉着手里的蜡笔画。

午后,师生们要离开了。小女孩抱着扎伊的胳膊不肯松手,往她手里塞了颗水果糖:“姐姐,等我长大了,也要当铁路司机,开最大的火车!”扎伊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好啊,到时候姐姐教你认道岔,认传感器,还认——”她指了指自己腕间的银镯,“认老物件里的故事。”

送走孩子们,扎伊回到检修库。老觉长老正蹲在角落,用竹片清理着刚换下来的旧道钉。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照在墙上那张老照片上——照片里,二十岁的老觉穿着靛蓝筒裙,扛着道钉锤站在铁轨旁,身后是一群戴安全帽的华缅工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阿公,”扎伊递过去一杯热姜茶,“今天那些孩子,眼睛亮得像星星。”

老觉长老接过杯子,抿了一口:“我像他们这么大时,铁路才修到村口。那时候总觉得,铁轨是铁的,人是活的,铁和人怎么处得惯?”他摩挲着道钉上的凹痕,“现在才明白,铁轨是冷的,可铺它的人、修它的人、坐它的人,心里都是热的。”

窗外传来晚归的鸟鸣,检修库的灯次第亮起。扎伊望着轨道上跳动的光带,忽然想起白天孩子们唱的歌。她掏出手机,给远在曼德勒的朋友发了条消息:“下个月泼水节,你们来仰光吧?我带你们坐火车,看铁轨两边开满凤凰花。”

手机很快震动起来,朋友回复了个泼水节的表情包,背景是漫天飞溅的水花。扎伊笑着锁了屏,腕间的银镯在灯光下泛着暖光。她知道,这条铁路从来都不是冰冷的钢铁。它是老觉长老的竹片、吴丹的芭蕉叶、老貌的象铃,是孩子们眼里的星光,是大象鼻尖的温度,是所有为它付出心血的人,用汗水和善意,一点点焐热的——像块被反复摩挲的玉,温润,坚韧,带着人间烟火的暖。

夜色渐浓,调度室的广播响起:“K328次列车即将发车,各位乘客请注意……”扎伊整理好工具箱,走向自己的岗位。铁轨在月光下泛着银白,像一条缀满星光的缎带,正静静等待着,等待着下一列火车,载着故事,载着温暖,载着华缅两国人民的期盼,驶向更明亮的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纯同桌读心后,我的千亿帝国梦不保了

琅川

权倾朝野,女帝求我别反

准备起飞

旧日巫师:退役轮回者的永生之路

寿槐

医圣传

竹晴园

锦华情笺:良缘误惹帝王心

虹铯

高冷校草捂不热,热恋竹马他悔了!

姜淼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