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单车的蜗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5章 盛世开篇,寒门日月,骑单车的蜗牛,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残阳如血的暮色中,苏明博的凯旋大军终于抵达京城。城墙之上,绣着“苏”字的战旗猎猎作响,与百姓手中挥舞的彩旗交相辉映。朱雀大街两侧挤满了人潮,孩童骑在父亲肩头,老妪踮着小脚,就连平日里鲜少出门的深闺小姐也掀开窗棂。当银甲染血的战马踏着满地花瓣缓缓而来,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苏将军!苏将军!”

苏明博勒住缰绳,摘下头盔。数月征战的风霜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庞刻下痕迹,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他伸手接过百姓抛来的鲜花,轻轻别在战马鬃毛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人群再次沸腾。忽然,一位白发老者颤巍巍挤出人群,捧着粗陶碗喊道:“将军喝碗姜汤!驱驱寒气!”苏明博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接过姜汤一饮而尽,抬头时眼眶微湿:“此汤暖胃,更暖心。”

当晚的庆功宴上,苏明博望着满堂功臣,心中已有盘算。待众人酒过三巡,他起身举杯:“明日起,筹备登基大典。”殿内瞬间寂静,随后爆发出此起彼伏的“陛下万岁”。唯有寇芳华坐在角落,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角——自苏明博出征那日起,她每日在佛堂为他祈福,青丝间已悄然生出白发。

次日清晨,苏明博在御书房召见寇芳华。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身上,恍惚间仍是初见时那个在桃花树下抚琴的少女。“芳华,”苏明博握住她略显粗糙的手,“当年在战火中,你说愿做我身后的影子。如今我要你站到我身旁,做这天下最尊贵的皇后。”寇芳华泪水夺眶而出,却笑着点头:“若能与你并肩,芳华甘之如饴。”

谈及后宫之事时,寇芳华从袖中取出三封信笺。“她将信笺铺展在案上,“她们不仅是你的红颜知己,更是治国的臂膀。”苏明博沉思良久,在信笺上逐一盖上朱砂印:“传朕旨意,封玲珑为贤妃,如烟为淑妃,芸娘为德妃。”

登基大典那日,整个京城仿若披上霞帔。九道鎏金大门次第敞开,三十六名金甲武士抬着九龙沉香辇缓缓前行。苏明博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冕旒随步伐轻晃,每一步都踏在特制的青铜编钟上,钟声清越,传遍皇城内外。当他在天坛祭天时,忽然风起云涌,祥瑞之气缭绕天际,百官百姓皆伏地叩首,高呼天命所归。

当夜的册封大典上,苏明博特意增设“恩荫”制度。李瑞堂接过内阁大学士的金印时,发现印匣里还放着御赐的免死金牌;李泉的镇国大将军虎符旁,摆着皇帝亲笔书写的“忠勇”二字。“诸位爱卿,”苏明博扫视全场,“这不仅是官职,更是朕与你们的约定。”他当众宣布,文臣子孙可免试入国子监,武将后裔世袭军职,殿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治国方略在登基后次第展开。苏明博在乾清宫设立“建言箱”,每日亲自批阅百姓书信。一日,他看到山西老农建议“修渠需按地势分段”,当即下旨让工部官员实地考察,并将老农聘为水利顾问。三个月后,黄河支流疏浚工程竣工,当第一股清水流入干涸的农田时,百姓们自发在渠边立起“苏公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黑神话:毁灭

是否来一杯清茶

原神:提瓦特的大法师

肥胖的蛋蛋

清君侧:做女官,教会太子断舍离

如闻风

六零随军:疯美人靠科研带飞祖国

大风凛凛

回城当千金!凝脂美人风靡家属院

轻鱼鱼睡不醒

九零换嫁:疯批小舅心尖宠

妞妞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