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仓中硕鼠,大乾杀猪匠,乱世浮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子,公子,仓库那发生了点事,有一个姓梅的,说是你幼时好友,把曹吉给拿住了。”凌岳作为武安君的绝对心腹,根本不用禀报,扛着狼牙棒就闯进来。
“幼时好友?姓梅?”武安君感觉怎么没有印象?韩家庄没有姓梅的人家。
“东乡民安村的,说还给你吃过糖葫芦呢?”说起这事,凌岳就有点想笑,不知道武公子小时候啃糖葫芦是啥样。
“咳,倒还真有些印象,他拿住曹吉干什么?”在武安君看来,曹吉就是个书吏,你要是跟衙役起冲突还差不多,跟一个笔杆子打架?这也对不上啊。
“呃,还是让他自己来说吧!”凌岳挠挠头,这种大小斗的事,他以前就有所耳闻,但还是让其他人来说的好。
武安君点点头,示意让凌岳把曹吉跟那个梅无剑带进来。
虽然知道曹吉没多大用,梅无剑还是不肯松手,就用长剑架着他进了武安君的公房。
“武大郎,你还识得我不?我现在叫梅无剑!”梅无剑探出脑袋,打量了一眼武安君问道。
只见武安君果然还有几分以前的眉目在,只是气势已经完全不同,有一种不动如山的感觉。
武安君幼时玩伴不多,主要是他一直都是个书呆子,跟其他人玩不到一起去,但是对梅无剑还有些印象。
“好了,放下剑来,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武安君笑着点点头,既然是旧识,总要给几分面子。
梅无剑一脚将曹吉踹开,把方才发生的事都一一说来。
“去把仓库的斗都拿来!再把曹主簿叫来!”武安君朝着凌岳说道,他以前对大小斗的事情就略有耳闻,以为不过差上少许。但是听梅无剑这么说,一石粮就差大半斗,这就有些过了。
武安君知道,这粮食都是有水分消耗的,适当多收一些,也是弥补损耗。但是曹吉这么干,绝对超出了实际损耗的范畴,这里面恐怕有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武公子,我这也是为了仓库考虑,损耗大啊。这些个刁民,送来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干透,翻晒之后就少了许多,衙门里怎能亏空?这账对不上,是要问责的啊!”曹吉急眼了,武安君这是要把他的老底给掀起来。
“闭嘴!”武安君冷眼看了一眼曹吉,他没这么好糊弄。
曹吉吓得一个哆嗦,他从武安君眼中看出了杀意,瞧见曹昉进来,赶紧一把抱住曹昉的腿。
“曹大人,我这都是为了衙门啊,多收一些也是为了弥补损耗啊!”曹吉知道,自己说话没用,只能指望曹昉了。
虽然二人都姓曹,但根本不是一个家族,不过曹吉在曹昉手下做事多年,一直都还算稳当。
“武公子,这都是惯例,不然上缴朝廷的亏空,衙门里怎么补得上?”曹昉深吸一口气,这事他得说啊。
衙门里入库多少粮食,上缴朝廷多少,剩下的用于何处,这都是有账目的。照理来说,这粮食的损耗也应该算在内,但是朝廷却不理会,只能加在老百姓头上。
恰在此时,凌岳麾下带着十几个斗回来了,却是有三种规格。
“武公子,你瞧,这就是我们通常用的斗,都是朝廷统一大小。这个就是今天称量税粮的大斗,这个小斗,若是不出意料,就是仓库借粮出去用的小斗。”梅无剑根本不理会曹昉等人的目光,既然武安君认幼时情义,就不会拿他怎样。
“曹大人,有这么大损耗吗?我看是这仓库,养了硕鼠吧?”武安君细看了一眼,这么一来一去,一石粮就差一斗半,心够黑的啊。
“这、下官不察,请武公子明鉴!”曹昉额头冷汗直冒,暗道这曹吉好大的胆子,这一年怕不是要从仓库倒腾出去超过千石的粮食?
“曹大人,你得救我啊,我一直兢兢业业,衙门里哪次税收我不是出了大力气的?我那兄弟哪一次不是带头缴纳?”曹吉急眼了,若是曹昉不救他,他就死定了。
“曹吉,你自己惹下的事,自己担着!”曹昉没好气瞥了一眼曹吉,生怕把自己拉下水。
“呸!曹大人,你曹家那么多家业,白来的不成?”曹吉怒了,眼看曹昉不想伸手救他,自然想要拉他下水。
曹昉这些年,明里暗里也使了些手段,特别是那些市口好的铺子,岂会自动落到曹家头上?
“武公子,不妨将此人交给我来审,定当查他个清清楚楚。”梅无剑来城里,本就想来看看虚实。
如今看来,武安君麾下兵强马壮,而且城中井然有序,显然不是什么山贼做派,既然如此,他就存了谋个差遣的心思。
既然武安君认幼时的情谊,在武安君麾下谋个差遣,肯定要比别处爽快。
“唔,也好,凌岳,你安排几个弟兄跟着,务必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冤枉一个无关之人,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贪墨之辈。”武安君也不知道,这衙门里有多少曹吉的同党,梅无剑愿意接这个差遣再好不过。
“武公子放心,最多一个时辰!”梅无剑咧开嘴一笑,他可不只是学了剑术,拖着曹吉就往外走。
“曹大人,仓库那边,你先去盯着些!”武安君看向一旁的曹昉,最重要的就是税粮入仓,这可比挖老鼠还要更重要。
“武、公子,这个......”曹昉擦擦额头冷汗,自家人知自家事,实在是屁股也不干净啊,哪还有做事的心思?
“老曹,把心放在肚子里,就冲你跟苏大人开了城门,我就保你此番无恙。但是,有些事情,不要做得太绝,否则,下次就不好说了。”武安君拍拍曹昉的肩膀。
眼下为了稳定局面,武安君绝对不可能去动苏晋或者曹昉,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他还是懂的,现在杀了这二人,他的名声就完了。
“武公子,下官知错,一定改!一定改!”曹昉心中一松,只要能逃过这一劫就好,幸好这武安君是个讲人情的。
“好好做事,将功折罪,去吧!”武安君摆摆手,也不想把曹昉给吓坏了。
想他武安君麾下,武将还有几个,但是能够办细致活的,就那么几个,都留在大盘山里。
在武安君的计划中,大盘山就是他的后路,也是他的大本营,绝对不能乱的。此番出山,他只带了一众将士,其他是一个不动,为的就是让大盘山的局面不生乱。
曹昉刚走不久,武安君看着千头万绪的文书,不由得一阵头痛,或许该多请几个幕僚。
武安君在泌阳县,还是有几个交好的同窗,只是如今却一个都没见着,估计也是为了避嫌,毕竟眼下还顶着山贼的名头。至于叶知礼,武安君也是故意没去拜访,万一这泌阳县守不住,那可就害了他。
话说在边境处,辛表程以两万大军包围湖阳县,跟城中北元军队鏖战四日,依旧没能拿下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