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女娲补天,也就是大禹治水的时期。 过去了三百多年,历法已经有了偏差,所以“女娲补天”,在大禹治水的同时,作为妻子的女娲改革了历法。 历法有了五六天的误差。 女娲将夏至作为岁首之后,每年360天,还余下5、6天过年。 于是,夏至这一天不但是夏人的岁首,还有了过年的意义,夏人一般将这一天称为端午节。端午,正阳之意也。 一直到了黄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