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出征与坐等
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0章 出征与坐等,含着奶做着爱太舒服了,孤独麦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子在宫中长大,自小聪慧好学、慷慨乐施,到军中察访完回来禀报时,洋洋洒洒一大通,说得头头是道。</p>
李雄很喜欢听,哪怕儿子压根没说到点子上,因为他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p>
其实他还需要历练,需要沉淀,需要感悟,但没机会了,宗室子弟每个都要领兵上阵。</p>
这个世道,皇子不领兵打仗,不出镇外藩,那是自取灭亡。</p>
只不过,世运首次领兵上阵,面对的就是生死大战。</p>
这就是命!正如这些士兵们一样,老的老,小的小……</p>
李雄最后又看了看周边诸郡集结而来的精壮、刚刚下山不到两年的獠人,久久无语。</p>
下令发放赏赐后,全军出征。</p>
前锋都督乃前将军昝坚,板楯蛮昝氏之人,不过早已移居关中,乃南下六郡勋贵,宗室李玝副之。其部约三千人,主要是獠兵。</p>
后军都督上官惇,以宫廷侍卫、豪门僮仆为主,约七千人,李期副之。</p>
中军约二万人,以六郡子弟、成都留守军士及诸郡挑选的郡兵为主,李雄亲领,太保李始、将军任颜、隗伯、李奕等具体指挥。</p>
三万人浩浩荡荡,向东直奔广汉而去。</p>
******</p>
李家及六郡子弟慷慨激昂,誓师出征,但蜀中旧族们却又是另一番心态了。</p>
太子李班留守监国,身边不过三千卫队罢了。</p>
就这些卫队,组建也不过年余,战斗力十分可疑。</p>
散朝之后,丞相范贲、著作郎常璩、太子少师何点、太常博士谯献之、司隶校尉景骞悄悄聚在一起。</p>
入丞相府时,众人错开时间,免得太扎眼。当然,可能多此一举了,而今成都略微有些混乱,人心浮动不已,压根没多少人关心他们。</p>
这几人全是蜀地大族。</p>
范贲不说了,虽说祖籍涪陵板楯蛮,但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俨然汉人士族。</p>
景骞是梓潼人,同样士族出身。</p>
常璩家乃江原大族。</p>
何点是郫县人,祖上是前汉大司空,因反对王莽坐罪免官。</p>
谯献之不用多说,巴西人,谯家是蜀地有名的世家大族。</p>
从他们的身份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群蜀地旧族,是李成建立后为了妥协而任用的蜀地士族官员。</p>
蜀人是非常反对外地人来统治他们的。</p>
后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时就有这种倾向了,及至蜀汉,土客矛盾始终存在着。</p>
李成同样难以免俗,六郡勋贵以及本地拉拢的板楯蛮势力凌驾于蜀中士族头上,能心服口服吗?显然不能。</p>
如果有可能的话,蜀地豪族更愿意驱逐所有外地人,建一个蜀人自己的政权。</p>
щшш●ttā n●c 〇</p>
但他们也是务实的,打不过就蛰伏,时机不对就跳反。</p>
刘璋、刘禅卖得,李雄就卖不得吗?</p>
将来若邵勋身死,天下大乱,邵家人一样卖得。</p>
“陛下东征——”范贲坐下之后,驱逐了所有仆婢,然后看向众人,道:“凶险得很哪。”</p>
景骞眼珠一转,道:“丞相觉得此三万众出师不利?”</p>
“为了救江州那五万人,再搭进去三万,这买卖做得也太差了。”范贲摇了摇头,道:“罗演自巴东败回,让段良突入了蜀中,这个口子不堵上,还会有人进来。已经进来的这些人,四处烧毁粮草器械,袭扰辎重部伍,若不歼灭,江州或许谈不上粮草断绝,定然会军心动荡。加之龚氏四处奔走,板楯蛮刚吃过大亏,人心思变,若为其拉拢,则宕渠、巴西二郡变色,巴、涪陵二郡恐也有异,真真全局大坏。”</p>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p>
这本就是他们最近在讨论的事情,都是事实,李家人都不否认,以至于着急忙慌地搜刮老底子,凑了三万人堵漏去了。</p>
“丞相,值此之际,我等何为?”太子少师何点问道。</p>
范贲沉默,良久之后才起身,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捋须,边走边道:“时势若此,人心思变。然战场千变万化,局外人岂能尽知?”</p>
“或曰倒戈献城,能得大功,老夫却不这么认为。”</p>
“万一天子背水一战打赢了呢?届时携大胜之势班师,我等皆死难无孑遗矣。诸君家大业大,真的无需如此。”</p>
“今只需——”说到这里,范贲转过身来,看着众人,道:“等。”</p>
“天子若打赢了,我等仍是李家臣子。”</p>
“天子若战败了,我等可行断然之事。”</p>
“梁帝也需要蜀中大族,定然遣使安抚,如此坐享其利,岂不美哉?”</p>
“丞相英明。”众人听完,齐笑道。</p>
刘焉、刘备、司马炎、李雄哪个不需要安抚蜀中大族?哪个没给他们官做?</p>
安心等待他们分出胜负,然后投靠胜利者,确实是最好的处理办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