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闯营险探秘,炮影藏诡机,汉水东流,陈留居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知晓李自成手握红衣大炮后,那威力惊人的画面,便一直在我与三桂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本是穿越而来的特种兵,对火器的认知,自是远超这个时代。在现代,各种先进火炮我都见识过,可听闻李自成的红衣大炮时,心底仍不禁泛起层层警惕。
在这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红衣大炮无疑是超级武器,其威力足以扭转一场战争的局势。
我与三桂都清楚,若想在这乱世争斗中抢占先机,摸清其部署情况,实在是刻不容缓。
于是,怀揣着沉重的使命感,我和三桂再次决然地深入农民军活动区域。
为了顺利混入李自成存放红衣大炮的营地,我俩绞尽了脑汁。
在一个偏远小镇,我们寻到一位曾在大户人家做工的老工匠。
向他坦诚来意时,我暗中将佩剑微微抽出一截,锋利剑刃闪过的寒光,在他眼前一晃。
同时,我以沉稳且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老人家,我们此去,关乎众多百姓的生死安危,还望您能施以援手。若您帮忙,待事成之后,定保您和家人衣食无忧。”
老工匠本就对李自成的农民军心怀不满,又被我们的气势与诚意打动,最终点头应允。
他不仅给了我们两套破旧却颇具工匠特色的衣衫,还亲自手把手教我们工匠的动作习惯。
比如,搬运重物时如何借助腿部力量,以免闪了腰;使用凿子时,手臂该如何发力,才能让凿痕平整。
我们反复练习,直至一举一动都与真正的工匠毫无二致。
随后,我们从药铺买来特殊颜料,细致地涂抹在脸上和手上。
涂抹时,我特意在指关节处多涂了些,模仿长期劳作留下的茧子颜色与质感,又在脸颊上点了几个深色斑点,仿若被火星溅到留下的痕迹。
一切就绪后,看着彼此的模样,我们满意点头,俨然已是两个地道的底层工匠。
在营地附近,我们听到几个农民军士兵交谈。
一个瘦高个士兵满脸兴奋地说:“听说咱们闯王弄来的那几尊红衣大炮,厉害得很,一炮下去,城墙都能塌个大口子。”
另一个矮胖士兵接话道:“没错,前几日试炮的时候,那声响,震得人耳朵都快聋了,地都跟着抖。有了这玩意儿,往后打仗可就轻松多了。”
我和三桂对视一眼,心中满是忧虑。
从现代军事知识来看,大炮的威力不仅在于其破坏力,更在于它能对敌方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一旦这改良的红衣大炮投入战场,我方士兵在心理上便会处于劣势。
以我对火炮的了解,这改良后的红衣大炮,炮身材质必然经过精心挑选,或许采用了更坚固的金属,以承受更大的膛压,从而使炮弹发射时的初速度更快,射程更远。
而且从士兵的描述可知,其威力巨大,城墙都能轰塌大口子,这意味着在攻城战中,它能迅速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为李自成的军队打开进攻的缺口。
在现代战争中,火炮的精准度至关重要,而这红衣大炮经过改良,其瞄准装置精巧,刻度标记方式独特,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精准地调整射击角度,大大提高命中率。
想象一下,在战场上,精准的炮火覆盖能精准打击我方的指挥中枢、粮草辎重等关键目标,那将对整个战局产生灾难性影响。
看来李自成对红衣大炮极为重视,且已经在为大规模使用做准备。
我们佯装在附近寻找活计,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营地。
营地周围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士兵来回巡逻,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了望哨,想要潜入,谈何容易。
望着那些认真值守的士兵,我不禁想到,若我们潜入行动被发现,必将引发一场恶战,不知又会有多少人丧命。
我们在营地周边徘徊多日,终于发现一个破绽。
每日清晨,会有一队运送物资的马车进入营地,守卫检查相对松懈。
望着那憨厚的马车夫,我心中一阵愧疚,为了潜入营地,我们利用了他们的疏忽,可若不如此,又怎能揭开红衣大炮的秘密,拯救更多无辜百姓……
终于到了潜入那天,我们提前埋伏在马车必经之路旁的树林里。
待马车缓缓驶来,我和三桂施展灵霄派的上乘轻功,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跃到马车上。
我瞬间抽出匕首,抵在车夫咽喉处,压低声音说:“大哥,莫要惊慌,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有要事需进营地。若您配合,事后必有重谢,也绝不动您和随从分毫。”
同时,三桂迅速制住随从,展示了几招凌厉的拳法,将身旁的树枝纷纷打断,让车夫和随从清楚我们的厉害。
两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脸色惨白,瑟瑟发抖,在我们软硬兼施下,最终点头答应配合。
我们把他们带到一个隐蔽山洞,留下充足的干粮、水和一些碎银,便迅速换装,拿起工具,跳上马车,混入运货队伍,藏在马车货物下面,驶向营地大门。
刚到门口,守卫就大声喝住了马车:“停下!你们这批货的单子呢?” 他目光如鹰隼般,在我们身上来回扫视。
三桂赶忙递上事先精心伪造的单子,守卫接过单子,逐字逐句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仅核对货物数量、种类,还询问了送货时间和地点。
之后,他又看向我们:“这两个生面孔,是新来的?”
我心中一紧,心脏砰砰直跳,脸上却堆起极为憨厚的笑容:“军爷,我们是附近村里的,最近村里遭了大灾,庄稼颗粒无收,实在没活路了,才来投奔这车队找口饭吃,第一次来送货,啥都不懂,还请军爷多多关照。”
说着,我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伪造的村长推荐信。
这封信纸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模仿得极为逼真,还盖着精心伪造的村长印章,信中详细描述了村里的受灾惨状,庄稼被洪水冲毁,房屋倒塌无数,以及我们在村里擅长木工、石工等手艺,为村里修缮房屋、打造农具的经历。
守卫接过信,眉头紧锁,仔细端详着印章和字迹,还向我们询问信中提到的一些细节,比如村里受灾的具体时间、某次修缮房屋的规模等。
我和三桂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一一谨慎作答。
守卫沉思片刻,又围着马车转了好几圈,甚至爬上马车,翻开货物,仔细检查货物的摆放和包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人的角落。
在确认没有问题后,他才神色稍缓,挥挥手:“进去吧,记住,在营地里老实点,别乱看乱动。”
我们暗自松了口气,随着马车缓缓驶入营地。
一进入营地,我们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
营地中央,几尊庞大的红衣大炮整齐排列,炮身乌黑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冰冷的气息,仿佛一头头蛰伏的巨兽。
周围有不少工匠和士兵在忙碌,有的在擦拭炮身,有的在搬运炮弹,还有的在研究发射装置。
营地内道路两旁插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火光在微风中摇曳,将士兵和工匠们的影子投射在地上,拉长变形。
道路一侧是用原木搭建的弹药存放区,周围有士兵严密看守;另一侧是几排简陋的帐篷,想必是士兵休息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