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营救袁督师,汉水东流,陈留居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人微微一笑,向我抱拳行礼,说道:“于少侠。”
接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密信,郑重地递到我手中。这封信,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希望,沉甸甸的。
我急忙打开密信,只见信笺质地精良,微微泛黄,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它辗转传递的艰难历程,每一道折痕都像是岁月留下的沧桑印记。信上的字迹刚劲有力,力透纸背,正是祖大寿的手笔。
“于少侠亲启,见字如晤。当下袁督师蒙冤,局势危如累卵。此乃我大明之殇,亦是崇焕将军之劫。吾深知少侠义薄云天,为救袁督师不遗余力。
数月前,袁督师便有预感自己可能会遭奸人陷害,陷入绝境,遂与我暗中谋划,培养替身以备不时之需。军中知晓其替身身份者,唯我与袁督师二人,极为隐秘。
今遣李世昌前来,此人乃袁督师多年悉心培养之替身,其容貌、身形与袁督师极为相似,且言行举止皆经精心雕琢,几可乱真。望少侠能借助李世昌,寻机以假乱真,救袁督师于生死绝境。祖大寿敬上。”
看完信件,我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情绪如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回想起初见袁督师时,他身披战甲,目光如炬,慷慨激昂地畅谈抗金方略,那股为了国家、为了黎民百姓甘愿赴死的豪情壮志,深深震撼了我,如同熊熊烈火点燃了我心中的正义之火。
说起李世昌,他本是辽东苦寒之地的孤儿,在一次战火中被袁督师救下。那时的他,身形瘦小,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袁督师见他可怜,便将他带回军中。
此后,李世昌在军营中长大,袁督师亲自教他骑马射箭,传授他兵法谋略。袁督师对他的教诲,不仅仅是武艺与学识,更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精忠报国的大义。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李世昌对袁督师的崇敬逐渐化为一种坚定的忠诚,他视袁督师如父如师,心中暗暗发誓,愿为袁督师赴汤蹈火。
当祖大寿找到他,告知他要成为袁督师替身的计划时,他的内心先是一阵强烈的震撼。毕竟,这意味着要直面生死。但很快,他便坚定了决心,他深知袁督师对大明的重要性,若能以自己的命换袁督师平安,那便是死得其所。
此刻,他单膝跪地,眼中满是坚定与决然,那是对袁督师深厚的感恩之情在熊熊燃烧,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照亮。他的这份赤诚,像一记重锤,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让我更加坚定了拯救袁督师的决心。
又忆起此前与赵毅一同为营救袁督师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每一次陷入绝境却又顽强坚持,不正是因为心中那份对正义、对良将的执着守护吗?
如今,祖大寿送来这封信,带来了这个看似冒险却又充满希望的计划,这不正是命运再次赐予我们的机会吗?就像在黑暗的深渊中,出现了一丝曙光,哪怕这曙光微弱,我们也要紧紧抓住。
我转头看向赵毅,他与我目光交汇,无需言语,我便从他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坚定,那是一种生死与共、绝不放弃的坚定。
此刻,我心中已有了答案。我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双手扶起李世昌,沉声道:“袁督师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大功,如今蒙冤,我定不会袖手旁观。既然祖将军信得过我,把这重任托付给我,我便拼尽全力,定要让袁督师脱离险境!哪怕与全世界为敌,我也在所不惜!”
李世昌眼中泪光闪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仿佛在传递着无尽的力量。赵毅也走上前来,我们三人的手紧紧地交叠在一起,一股炽热的力量在我们之间流淌,那是为了正义、为了拯救袁督师而凝聚的强大力量。
之后,赵毅仿若被恶鬼追撵,马不停蹄地投身于封锁消息的任务中。
我们挑选了一位在京城地下情报网中极为可靠的联络人,此人经验丰富,熟悉京城每一处街巷的隐秘角落。赵毅与他约定了极为复杂的暗语,例如用 “春雨” 指代袁督师,“冬雪” 表示危险,每一次传递消息,都要在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动作作为接头暗号。
为防止泄密,赵毅还制定了多套应对预案,一旦发现有锦衣卫或者可疑人员跟踪,便立即改变路线,用事先准备好的假消息迷惑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