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智勇双雄闯农军,汉水东流,陈留居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类似的场景,在之后的几次冲突中反复上演。渐渐地,我和三桂的事迹,在闯军的底层士兵中口口相传,也算是有了那么点小名气,这才得以被李自成和刘宗敏知晓并召见。
次日,我和三桂领命,奔赴敌军的粮草营地。
那营地四周,陷阱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仿佛隐藏着无数张着血盆大口、随时准备噬人的凶兽。守卫们目光敏锐,戒备极为森严。
我们借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朝着营地靠近。凭借着特制的绳索与锋利的钩爪,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艰难地越过外围的栅栏。
刚一踏入营地,便触发了一处极为隐蔽的陷阱,尖刺瞬间从地下猛地弹出。千钧一发之际,三桂反应奇快,他眼疾手快,猛地一把将我拉开,我俩这才惊险万分地避开了那致命的一击。
在继续前行的途中,我们遭遇了一队巡逻的精锐守卫。这些守卫武艺高强,彼此之间配合得十分默契。
三桂见状,怒吼一声,那声音仿若平地炸响的惊雷,率先如猛虎下山般冲上前去,与对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我则在一旁,冷静地寻找着敌人的破绽。瞅准时机,我迅速抽出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其中一名关键守卫,成功扰乱了他们的阵脚。就这样,我们才得以继续深入营地内部。
终于,在躲过了重重危机之后,我们抵达了粮草堆积的核心区域。我眼疾手快地点燃火油,刹那间,大火冲天而起,整个敌军营地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我们趁乱拼死突出重围,成功完成了任务。
回到李自成的营帐,李自成原本冷峻如霜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色。他微微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与考量。
刘宗敏则大步走上前来,用力地拍了拍我们的肩膀,粗声粗气地说道:“小子,有种!”
此后的日子里,在多次军事行动中,李自成总会在战前仔细地询问我们的看法,作战时也密切关注着我们的表现。
有一次,在一场小规模冲突中,局势陷入了僵局。我冷静地观察战场形势,迅速在脑海中谋划出分兵包抄的策略,然后向李自成详细地阐述了一番。李自成听后,略作思索,觉得此计可行,便果断采纳。最终,我们凭借着这个策略取得了胜利。战后,李自成对我投来了信任的目光,称赞道:“你这计策,妙!”
随着一次次行动的成功,我们与李自成、刘宗敏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也在点滴之间逐渐加深,直至将我们编入了先锋部队。此后的日子,我们行事如履薄冰,处处小心谨慎,生怕露出半点破绽。
战场上,三桂仿若战神降世,他手持长刀,肆意狂舞,所到之处,血雨纷飞。他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直插敌阵,每一次挥刀,都伴随着敌军的惨叫连连,敌人纷纷倒地。远处的敌军只要望见他的身影,便吓得肝胆欲裂,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而我,凭借着对局势超乎常人的敏锐判断,总能在关键时刻精准地洞察战场形势。多次在生死攸关之际,我冷静思考,为军队献上奇谋良策,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又一场危机,就如同在黑暗无边的战场上,为军队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有一次,李自成计划攻打一座防守异常坚固的县城。当时,各地县城为了抵御义军,纷纷大力加固城防。
这座县城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城墙高耸厚实,足有两丈有余,远远望去,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护城河又宽又深,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仿佛一条蛰伏着的巨龙,让人望而生畏。
我花费了数日时间,仔细地观察县城周边的地形以及敌军的部署情况。
之后,我向李自成进言:“将军,此县城正面城墙高大厚实,若是强攻,我军必然伤亡惨重。但县城西侧有一条隐秘的溪流,溪流尽头的城墙年久失修,砖石剥落,防守相对薄弱。我们可佯装主力部队在正面发起猛攻,以此吸引敌军的主力。同时,暗中挑选一支精锐小队,顺着溪流悄无声息地潜入城内。待潜入成功后,出其不意地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定能一举破城。”
李自成听后,一手摸着下巴上的胡须,低头沉思了许久,目光在地图上反复地游走。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认为此计可行,便决定依计行事。
战斗打响,三桂率领先锋部队在正面奋勇拼杀,喊杀声震天动地。他挥舞着长刀,左冲右突,犹如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望风披靡。
而我,则带领着精锐小队,沿着溪流悄无声息地前进。溪水冰冷刺骨,没过膝盖,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上巧妙地避开了沿途的荆棘与暗礁,像鬼魅一般,成功地潜入了城内,顺利打开了城门。李自成的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拥而入,顺利攻克了县城。
经此一役,我们在李自成军队中的威望大增。李自成对我们愈发信任,时常与我们商议重要的军情,将我们视为他的左膀右臂。在这波澜壮阔的乱世之中,我与三桂凭借着自身的智勇,逐渐在闯军之中站稳了脚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