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享受眼前的这份安逸,他必须着眼于他真正的人生。”
“如若只是一直在弘文馆消磨时间,那么终其一生,他都要默默无闻。”
“只可惜他怀才不遇,每日郁闷的他,就在弘文馆里写下了那篇《青苔赋》,来表达心中的忧郁之情。”
“在公元676年,已经快30岁的杨炯。”
“就去参加了当时的京应举制,获得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第462章 初唐四杰杨炯(6 / 39)
再享受眼前的这份安逸,他必须着眼于他真正的人生。”
“如若只是一直在弘文馆消磨时间,那么终其一生,他都要默默无闻。”
“只可惜他怀才不遇,每日郁闷的他,就在弘文馆里写下了那篇《青苔赋》,来表达心中的忧郁之情。”
“在公元676年,已经快30岁的杨炯。”
“就去参加了当时的京应举制,获得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