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视察雁门关,大唐储君,自在飞花1,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太原尽情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惬意休憩两日后,李承乾一行再次踏上行程,向着云中进发。一路上,风和日丽,澄澈如洗的天空湛蓝似深邃的宝石,洁白无瑕的云朵悠悠飘荡,恰似轻盈的棉絮,在天际勾勒出梦幻的形状。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轻柔乐章,为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几分悠然的诗意。
当他们渐近云中,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烟尘滚滚,仿若一条黄龙腾空而起。一队人马如疾风般疾驰而来,马蹄声碎,仿若密集的鼓点。为首之人,正是云中都督柴令武。柴令武身着一袭玄色劲装,劲装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姿,外披的红色披风猎猎作响,恰似一团燃烧正旺的火焰,彰显着他的豪迈与威严。他头戴熠熠生辉的银色头盔,盔顶那束鲜艳的红缨随风舞动,犹如灵动的火焰精灵。胯下一匹枣红色骏马,毛色鲜亮如绸缎,四蹄生风,奔跑间气势磅礴,仿佛要踏破这天地间的一切阻碍。
待靠近时,柴令武猛然勒住缰绳,骏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柴令武飞身下马,动作矫健利落,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四周:“陛下亲临云中,末将柴令武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李承乾面带温和从容的微笑,从装饰华美的车辇中缓缓步出,目光中透着宽厚与慈爱,说道:“柴都督快快请起,一路奔波,不必多礼。”柴令武身姿挺拔地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敬畏与忠诚,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自己的信仰。
李承乾一行在柴令武的引领下踏入云中城。城中百姓听闻皇帝驾到,仿佛欢快的潮水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宛如盛开的繁花,脸上洋溢着质朴而真挚的笑容,手中挥舞着娇艳欲滴的鲜花,欢呼声如雷贯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这座城市的热情传递到天际。李承乾看着热情洋溢的百姓,心中满是欣慰与温暖,不时向他们挥手示意,那亲切的举动如同春风拂过,让百姓们倍感亲切。
稍作安顿后,柴令武便陪同李承乾前往雁门关视察军事部署。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山路两旁的山峰高耸入云,仿若倚天而立的巨剑,直插云霄,又似大自然为雁门关精心铸就的雄伟屏障。山上树木繁茂,层层叠叠的枝叶遮天蔽日,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几声清脆婉转的鸟鸣,在幽静的山林间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空灵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终于,雄伟壮阔的雁门关映入眼帘。那高大厚实的城墙宛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横卧在连绵的山间,散发着雄浑的气势。城墙之上,旌旗猎猎作响,宛如舞动的火焰,士兵们身着厚重坚实的战甲,手持寒光闪闪的长枪,神情冷峻而专注,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犹如守护边疆的钢铁卫士。李承乾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广袤无垠的草原如同一幅巨大的绿色绒毯,向远方无尽地铺展,一直延伸到天地相接的地平线处,仿佛与蓝天融为一体。远处,星星点点的白色帐篷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草原上,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那正是牧民们温暖的居所。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草,恰似天空中飘荡的洁白云朵,又似大地上流动的珍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牧歌图。
柴令武身姿笔挺地站在李承乾身旁,神情庄重,指着城墙下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详细介绍道:“陛下,雁门关地势险要,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实乃北方的重要关隘。末将已严阵以待,加强了此处的防御力量,不仅增派了训练有素的兵力,还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和精良的武器,定能如铜墙铁壁般抵御外敌入侵。”李承乾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审视着四周的每一处细节,神情严肃地说道:“雁门关乃我大唐北方的门户,肩负着守护家国、庇佑百姓的重任,责任重于泰山。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确保边疆安稳。”柴令武连忙躬身,态度坚决地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当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以死扞卫雁门关,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李承乾一行沿着城墙漫步,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边关的威严。忽然,一位老牧民牵着一匹骏马缓缓走来。老牧民身材略显佝偻,岁月的沧桑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的眼神却依然矍铄,透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坚毅与豁达。他身着一件厚实的羊皮袄,羊皮袄上的绒毛微微卷曲,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温暖与陪伴,头戴一顶褐色毡帽,帽檐下,脸上布满了如沟壑般纵横交错的皱纹,那是岁月镌刻的痕迹,记录着他一生的风雨兼程与坎坷经历。李承乾见状,目光中流露出关切与好奇,主动迎上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