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白术缘:药香里的岁月与守护,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承道小写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宁静的青山村,有一座被繁花和草药环绕的小院,这里便是年轻药师苏然的家。苏然自幼便跟在爷爷身边,穿梭于山林与药庐之间,对各类草药充满了热爱与好奇,在他心中,每一株草药都蕴含着自然的奥秘与治愈的力量。
一个春日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山间的小径上。苏然背着竹篓,手持药锄,踏上了熟悉的采药之路。当他来到一片向阳的山坡时,一丛叶片宽大、边缘具刺状齿的植物吸引了他的目光。苏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认出这正是白术。
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直立,高可达60厘米。它的根茎粗壮,略呈拳状,外皮灰黄色,这是白术最为标志性的特征。白术的茎基部木质化,上部有分枝,叶片互生,羽状深裂,裂片边缘有细锯齿,仿佛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每年的8 - 10月,白术会开出淡紫色的小花,花朵密集,形成头状花序,宛如山间的精灵,在风中轻轻摇曳。
白术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也颇为严格,它偏爱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这片山坡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恰好为白术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苏然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白术的生长状况,轻轻抚摸着叶片,感受着它的生机与活力。
在中医的世界里,白术是一味举足轻重的药材。它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苏然想起爷爷曾经讲过,白术在古代就备受医家推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在漫长的岁月里,白术帮助无数人缓解病痛,恢复健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苏然小心翼翼地将白术挖出,抖落根部的泥土,放入竹篓。他知道,这看似普通的植物,将在药庐中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回到小院后,苏然来到药庐,开始对白术进行处理。他先将白术洗净,去除杂质,然后晾晒至半干,再进行切片、炒制等炮制工序。炮制后的白术,药性更加温和,疗效也更为显着。
在青山村,流传着许多关于白术的故事。多年前,村里的一位老人因脾胃虚弱,长期食欲不振,身体日渐消瘦,面色苍白。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不见好转。苏然的爷爷得知后,用白术为主药,搭配其他健脾和胃的药材,为老人开了药方。老人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脾胃功能逐渐恢复,食欲大增,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从那以后,白术在村里便成了调理脾胃的“明星药材”。
苏然深知,药物的搭配如同一场精妙的舞蹈,每一种药材的比例都至关重要。白术常与茯苓、党参搭配,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茯苓利水渗湿,党参补中益气,与白术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健脾益气的功效。三者的搭配比例通常为白术15克、茯苓12克、党参10克,但具体用量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一天,村里的一位孕妇找到苏然,她面色苍白,神情焦虑。原来,她怀孕后出现了胎动不安的症状,四处寻医问药,却始终未能缓解。苏然为她仔细把脉,又观察了舌苔,发现她是因脾虚导致的胎动不安。苏然想起了白术的安胎功效,他决定以白术为主药,为孕妇开方。
苏然回到药庐,精心挑选了优质的白术,与黄芩、桑寄生等药物搭配。黄芩清热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固冲任,与白术一起,既能健脾益气,又能清热安胎。他将配好的药交给孕妇,详细地告知她煎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孕妇感激不已,带着药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