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无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4章 李府,汴京诡案手札,彧无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时,这三个妆盒就这般敞放在抽屉里,拉开抽屉就能看到所有的首饰,只在抽屉外头上了挂锁。
那贼人……竟窃走了最底下那支足金筒簪!”
“那支金筒簪是我的陪嫁之物,因是足金显得笨重,样式也早已过时,这些年只在盒底压箱,没有拿出来过,谁承想......”
宋大将李府提供的失窃图样递给林知夏。
旁边的丫鬟补充道:“当时,妆盒被翻得很乱,一只翡翠耳环都掉落到盒外的缝隙里。”
李夫人点头:“那翡翠可不比金饰便宜!”
林知夏俯身细看,取起盒中几件珠翠把玩端详,样样精致玲珑,远胜图上那笨重过时的金簪。
为何那贼子偏偏就挑了那一支?
正思索间,李夫人悄然凑近,目光在林知夏那素净无饰的发髻上转了一圈,商贾本色油然而生。
她自盒中拈起一支莹润的碧玉簪,脸上堆起热络笑意:“官爷若瞧着顺眼,不如......”
说着手便探向林知夏鬓边,似欲为她簪上。
林知夏下意识撤步闪避!
几乎是同时,一道疾影掠过,冽风已如铁钳般扣住妇人手腕,猛地将人拽离几步开外!
这一切发生在转瞬之间。
“嘶~啊!”剧痛之下,李夫人失声痛呼,手上的玉簪倒是未曾脱手。
“冽风。”林知夏忙道。
冽风依言放开对方。
李夫人满脸惊惧。
宋大上前,神色肃然的谢绝了妇人的好意,并暗暗警告。
二人如门神般挡在林知夏身前,李夫人与仆役吓得连退数步,干脆直接跪了下来。
经此一事后,李夫人面上愈发恭敬。
有了猕猴这个线索,林知夏今日来,还有一个目的,重新勘查现场。
上午在相国寺看猴戏时,路人向那猴子扔瓜子花生,猴子那伶俐的剥壳动作让林知夏有了新的猜想。
她抬手指了指顶上的横梁。
冽风会意,身形微动,足尖轻点案几边缘,在李家人的诧异的目光下,如鹞鹰般翻身上了房梁。
他搜查时,林知夏去了院中。
他们花了近半个时辰,将府里外细细搜检了一遍,果然有发现。
在廊外几根支柱顶端不易察觉的角落,在几处横梁与主椽的接缝处,甚至在庭院几棵树老树枝干的缝隙里……都寻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划痕。
那划痕极浅,若不留神,很容易被当成木材本身的裂痕被忽略掉。
但凝神细观,便会发觉它们排列细密,间距狭窄,分明是指甲一类硬物剐蹭或抠抓留下。
宋大问道:“府上可有养猫?”
李夫人立即摇头:“未曾。我这身子,最受不得猫毛气味,沾着就浑身起疹子,喘不过气。”
为防野猫翻墙,李府围墙顶上甚至钉满了尖锐的铁锥。
若不是野猫,那最有可能的,就是猴子了。
猴子那小巧却和人类高度一致的手掌,刚好能留下这样的痕迹。
虽说这爪痕特征与前日江成在宫中发现的动物踪迹相似,但仅凭这点,尚不能断言宫中偷人之飞贼与李府的,就是同一批。
林知夏摩挲着指尖微小的木屑,望着抽屉上那只小小的挂锁,眉峰微蹙。
通过训练,可以让猴子做出各种表演动作,那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训练让猴子认识金子,盗取金子。
“那这抽屉的挂锁,”林知夏自言自语,“那猴子纵使再聪慧,也不能精于开锁之道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