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逊清朝会,重生成为末代皇帝,秦淮上春山,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内务府主管宫廷膳食的官员出列,躬身启奏:“启禀太后,内宫膳食采买制度改革已初步完成。如今,我们与京城信誉颇佳的商号签订长期采买契约,不仅食材品质有保障,每月采买花销较之前节省了三成。”
隆裕太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如此甚好,膳食关乎皇室康健,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能节省开支,值得嘉奖。”
这时,宗人府主事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太后,宗人府正在编撰皇室族谱,如今已梳理完近三代宗亲脉络,预计下月便能全部完工。”
太后微微颔首,沉吟道:“族谱乃皇室传承的重要凭证,务必做到准确无误,不得遗漏任何宗亲信息。”
“嗻!”宗人府主事恭敬领命。
紧接着,负责宫室修缮的官员快步出列:“太后,坤宁宫、景仁宫等有主子居住的寝宫修缮工程已启动,其余未居住的宫室简单维修保持安全即可。”
太后闻言,眉头轻皱:“主要修缮有人居住的宫室,安全与质量是首要考量,以免影响皇室正常起居,如经经费不足,其余空闲宫室补救能日常打扫即可。”
“谨遵太后懿旨。”修缮官员叩首回应。
在处理完膳食采买、皇室族谱编撰、宫室修缮等诸多要事之后,太后目光缓缓扫视了一圈大殿,轻声问道:“诸位,可还有其他要事启奏?”
这时,一名太监捧着厚厚一叠折子,快步上前,躬身将折子呈放在太后身前的案几上。
内务府官员见状,上前一步,恭敬禀报道:“太后,余下的多是各个宗室及旧臣呈递的请安折子。
礼亲王代阖家老小向太后请安,折子中提及王府上下皆安好,并祝愿太后圣体安康,诸事顺遂;
肃亲王亦遣人送来折子,表达对太后的敬仰与问候;
还有一些致仕的旧臣,在请安折子里附上了当地的一些特产名录,称愿为太后进献,略表心意。”
隆裕太后微微颔首,伸手拿起几份折子,随意翻阅起来。看着看着,她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温情。“诸位宗室与旧臣,还惦记着皇室,有心了。”
内务府官员听闻,连忙说道:“太后心系天下,恩泽四方,宗室和旧臣们都对太后感恩戴德,这都是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
隆裕太后轻轻放下折子,目光望向殿外那湛蓝的天空,思绪似乎飘向了远方。片刻后,她回过神来,挥了挥手说道:“知晓了。”
诸事启奏完毕,隆裕太后扫视众人,缓声说道:“各位务必各司其职,不可懈怠。如今局势复杂,唯有齐心协力,方能维系皇室安稳。”
众人齐声道:“臣等定当鞠躬尽瘁,不负太后重托。”
过后,一时之间,殿内鸦雀无声,无人再出列上奏。隆裕太后见状,抬手揉了揉眉心,“既无他事,今日朝会便到此为止。”
隆裕太后挥了挥手,随后,总管太监李公公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宣告:“退朝!”大殿内的官员们纷纷行礼。
众官员们有序退出养心殿,阳光洒落在他们离开的身上,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影子,殿内,隆裕太后独自端坐在龙椅宝座上,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目光望向殿外广阔的宫宇 。
待官员离去,隆裕太后凝视着殿外湛蓝的天空,思绪飘远。微风拂过,殿内的鎏金香炉轻轻晃动,袅袅香烟随之飘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