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章 书房农业问题对话,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82年的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近两个月他都没在府里,虽说府上有管家和一众得力的下人操持着大小事务,但积压下来等待他处理的事情那可着实不少。这绝不是简简单单半天的汇报就能解决的事儿。之前那半天的汇报,不过是让他对这段时间府里发生的大事小情有个大概的了解罢了。那些汇报内容,就像是一幅模糊的画卷,只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却没有细腻的细节。

今天,他打算好好地深入其中,详细地了解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可不想只坐在那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听着下人们在一旁滔滔不绝地汇报,然后稀里糊涂地做些决策。他要走出书房,亲自到各个地方去看看,去感受那些实际发生的事情。他要去仓库,瞧瞧堆积如山的物资是否账目清晰、数量相符;他要去厨房,问问厨师采购食材的价钱是否合理、质量是否上乘;他还要去各个院子,和仆人们聊聊天,听听他们在日常劳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这一切的行事作风,都是母亲曾经悉心教导过他的。母亲总是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即便是再兴旺发达的家族,甚至是那庞大的朝廷,都最怕底下的人欺上瞒下。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为了一己私利,会想尽办法掩盖事情的真相,把本该属于家族或者朝廷的财富装进自己的口袋,让整个体系变得贪污腐化、乌烟瘴气。

他深知,一个家族要想长久地繁荣昌盛,就不能对这些问题掉以轻心。虽然他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亲自去做,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他必须要清楚每一件事情的运作流程。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他作为船长,也许不能亲自去划动每一支桨,但他一定要知道船的航向是否正确,帆的张弛是否合适。而且,他还得经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就像在黑夜中行走要时不时地用手中的火把照亮身后,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刻采取措施去处理,绝不能拖拖拉拉,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如今,他们的家族规模还不算大,正是立下规矩的好时候。就像在一片新开辟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一开始就要把地基打得牢牢的,把规矩定得清清楚楚。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将来出现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等家族逐渐壮大起来,这些规矩就会像坚固的城墙一样,守护着家族的繁荣和稳定。

在那宽敞却不失古朴韵味的书房之中,布置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书卷,墙上挂着几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鱼富贵微微躬身,神情带着几分凝重,对着坐在书桌后的李三一说道:“少爷,如今咱们可还有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亟待解决。您有所不知,咱们名下现有的土地总计达到了十一万亩。这里面呀,那肥沃的良田就占据了八万四千余亩,那可是能产出上好粮食的宝地。而在马坊镇、双河镇、张家镇这几个地方的竹林,面积也不小,足足有两万一千余亩。还有城南山林,也有四千余亩呢。您看啊,这竹林可是按照计划,专门为咱们那造纸作坊准备的原料基地。以后造纸所需的竹子,可都指着这片竹林了。至于城南山林,则是给程铁牛当作训练基地用的。他带着那帮兄弟们在里面操练,也能有个合适的场地。再说说这良田,登记在程铁牛名下的就有五千六百亩,这些良田分散在城南的两个镇子里。可剩下的七万八千多亩土地呢,现在有明确佃户耕种的还不到四万九千亩,也就是说,还有近三万亩土地的佃户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这要是再拖下去,可就麻烦了。”鱼富贵说完,微微抬起头,用担忧的眼神看着李三一。

李三一靠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听到鱼富贵的汇报后,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随口说道:“这样呀,土地这东西,要是一年不耕种,可就相当于荒废了。到时候再想种,又得费一番功夫去开垦。你想想,那原本肥沃的土地,要是长满了杂草,肥力也会慢慢流失,到时候就算重新开垦出来,产量说不定也会受影响。这近三万亩土地要是一直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李三一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景色,心中思索着解决的办法。

“事已至此,这样,马坊镇上的男爵府明年开春也就差不多了,两万人,应该大部分能留下来。为了提高大家的种田积极性,把所有佃户的租子降低一成。”李三一想了一会道。

鱼富贵站在李三一旁,眉头紧锁,满脸焦急之色,声音急促地说道:“少爷啊,您这想法虽然大胆,但这样一来咱们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您想想,一年租子少了近两万石呐!这两万石粮食,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足够咱们府上添置不少物件,养活好些个下人呢。就这么轻易地少收了,这往后日子要是有个什么变故,咱们拿什么去应对呀?”

李三双手抱胸,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轻笑一声说道:“呵呵,这算啥!你眼光可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点租子。你瞧瞧,要是全胭脂的土地都归咱李家所有,到时候啊,我都打算把租子降至四成,甚至三成。咱们可不能只做普通的地主,咱们要做那有长远眼光、受人拥戴的大地主。”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和果敢:“你看啊,咱们现在手里有武装力量,有田有钱又有权,虽说目前势力范围小了点,但在这胭脂城,谁又能忽视咱们李府的存在呢?咱们不妨把这李府当做一个商铺或者一个国来看待。租子就好比是李府收的税,要是咱们把这税收得少了,佃户们手里的余粮自然就多了。他们日子过得好了,是不是就更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我们?到时候,人心都向着咱们,咱们的势力不就越来越大了嘛。而且啊,佃户们有了余粮,也能更好地耕种土地,咱们的田产不也能产出更多的粮食,长远来看,这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

鱼富贵听了李三这番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陷入了沉思。他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同,缓缓点头说道:“少爷说的有道理。您这一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既然如此,那就先试试您这个法子。不过少爷,咱也得密切留意着这其中的变化,要是有什么不妥,咱们也好及时调整。”

“如此这般:从下个月起,在马坊镇烽火台以北的区域,于全胭脂城所有佃户当中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荒大赛。这大赛啊,每五天就作为一个周期。要知道,这开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那得是有足够的力气、耐心和技巧才行。在个人开荒这一块呢,会评选出前三名。第一名那可是能得到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啊,这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人家过上好些日子,能买不少粮食、添置新衣裳,说不定还能修缮一下破旧的房屋。第二名,能拿到八两银子,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第三名则是六两银子,有了这笔钱,家里的日子也能宽裕不少。除了这前三名,其他进入前十名的佃户,每人也能得到三两银子的奖励。就算是那些参与了比赛但没有获奖的人,只要他们至少开垦的土地不低于两亩,也会给予一两银子的奖励。毕竟大家都出了力,这一两银子就当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一点小小慰藉。”李三一脑子突然灵光一闪,又想出了举办比赛这个绝妙的法子。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能极大地调动佃户们开荒的积极性,让那一大片荒芜的土地尽快变得生机勃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

第五白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就当减肥

恶毒炮灰娇养帝国元帅后,爆红了

宁清涵

八零孕妻一撒娇,绝嗣大佬被拿捏

番茄要加番茄酱

重生1966,带着空间逆风翻盘

爱吃糖粉的关姑娘

都市传说之消失的神明

太子非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