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秦州州牧
82年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章 秦州州牧,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82年的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三一从那戒备森严、军旗飘扬的秦州兵营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之后,立即向身旁的赵智总旗下达命令,让其率领着所属于他的全部人马迅速前往秦州城的北门外严阵以待,做好接应工作。而李三一本人,则带着宇文飞手下的那几十个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家兵小旗,气宇轩昂地朝着城中走去。他们此行的目的乃是要去拜访秦州州牧大人。
其实,关于秦州州牧的府邸所在之地,李三一早在昨日便已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得一清二楚。所以今日前来拜访,可谓是轻车熟路,毫无阻碍。一路上,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然而李三一等人却无心欣赏这市井繁华之景,他们步履匆匆,径直朝着州牧府的方向而去。
不多时,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秦州州牧府那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大门前。只见这座府邸高墙耸立,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前立着两尊威武雄壮的石狮子,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站在最前面的宇文飞赶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将李三一所准备好的名帖递交给了门口的门房。那门房接过名帖定睛一瞧,当看到“男爵”两个字的时候,心中不禁一惊,脸上立刻堆满了谄媚的笑容,态度也变得毕恭毕敬起来。毕竟,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里,男爵这样的贵族身份可不是谁都能轻易得罪得起的。
那门房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转身小跑着进入府内禀报去了。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吱呀”之声响起,原本紧闭着的州牧府中门缓缓打开,仿佛是在迎接这位尊贵客人的到来一般……
只见一位年约五十岁上下的男子,身着一袭华丽的大武五品文官服饰,缓缓地走上前来。他面庞圆润,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向着面前之人拱手作揖,朗声道:“秦州州牧虞文奇,在此拜见男爵大人!”原来,此刻的虞文奇本应在府邸之中休憩养神,但由于昨夜发生的一桩意外事件,搅得他不得安宁。
话说昨晚,他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竟然失手将一名兵营伍佰户给活活打死了。按常理来说,这本算不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毕竟以虞文奇在当地的势力和人脉,要摆平这样的事情并非难事。更何况,他与新上任的林万户乃是同乡之谊。只是这个伍百户有些特殊,其背后似乎有着太子府撑腰,处理起来可能会略微棘手一些。于是乎,虞文奇不敢掉以轻心,连忙在夜间修书一封,并备下一份丰厚的礼物,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呈给他在朝中的强大靠山。
就在虞文奇准备出发拜访林万户的时候,忽然听到门房禀报说有位男爵登门拜访。起初,他不禁感到十分诧异,暗自思忖着:自己来到这秦州已然过去整整四个年头,此间拥有爵位者,除了那位同为同乡的万户侯林尘岳之外,再无他人啊。究竟是哪里冒出来的男爵?怀着满心狐疑,虞文奇赶忙命人呈上拜帖。待他展开一看,不由得心中一惊,好家伙!这居然是一位新近册封的男爵,而且获封不过才短短数日前之事,连下面的人都未曾听闻过此等消息。
要知道,这朝廷已有十余载未曾册封过任何爵位了。如今突然冒出这么一位新晋男爵,想必此人定是非同凡响。虽说男爵在众多爵位当中属于最末等的存在,但好歹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五品贵族。反观自己,虽贵为一州之长,身居正五品的州牧之职,却始终未能获得爵位的殊荣。想到此处,虞文奇对眼前这位神秘的男爵更是多了几分好奇与敬畏之心。
“州牧大人您太客气啦!虽说我贵为男爵之位,但实际上不过是区区一千户而已呀,说到底还是在您这位大人手底下做事呢。日后啊,周末大人您就直接唤我三一或者小李便好啦。”李三一脸带微笑,十分谦逊地说道。
“哎呀,那怎么能行呢?男爵毕竟是男爵,地位尊崇;而千户则是武官之职。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呐。”虞文奇连连摆手,态度坚决地回应着。他心里很清楚,虽然彼此同为官员,但一来自己是文官,二来与对方尚不熟识,该有的礼数绝对不能少。否则,一旦被那些个眼尖嘴利的御史们抓住把柄弹劾一番,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哟。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又客套了好一阵子。最后,虞文奇才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将李三一恭恭敬敬地请进了州牧府的客厅之中。
一踏入这州牧府的客厅,李三一不禁眼前一亮。跟兵营里那位于中央的大帐以及自家的小客厅相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有着天壤之别啊!只见整个客厅宽敞明亮、布置奢华典雅,处处都透露着一种高贵大气之感,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即便是在前世所见过的那些五星级酒店,恐怕也要稍逊一筹呢!
宾主双方纷纷落坐之后,只见一群训练有素的仆人鱼贯而入,他们动作轻盈地端着精致的茶壶和茶杯,依次为众人斟满茶水。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房间之中。
虞文奇率先打破沉默,微笑着开口问道:“不知男爵大人的封地位于何处呢?”此刻的他心中一片茫然,对于这位新结识的男爵所知甚少,只能主动发问以获取更多信息。心里暗自思忖道,待李三离开后,得赶紧吩咐管家前往当地仔细打探一番才行。
李三一微微颔首,回应道:“我的封地在胭脂城的马坊镇,距离此地约有百十里路程。”
虞文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可是咱大武朝最北部的一个镇子啊!紧挨着大夏国和匈奴,地理位置颇为重要。”身为一州之牧,他对这片地域自然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尽管未曾亲自踏足过那些下辖的镇子,但像这种边陲重镇的大致方位,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这时,虞文奇面色凝重地接着说:“此次因邻国边境爆发战事,导致大量流民涌入我大武境内,如今已有许多人抵达了秦州城外。”
李三一深表同感地应道:“是啊,下官此番前来秦州述职报到时,在北门便见到为数众多的流民。粗略估计,少说也有四五千人呐。”
虞文奇轻皱眉头,忧心忡忡地说:“确实如此,不仅北门,其他三门的情况也相差无几。每日用于赈济灾民的粮食都在上万斤之多。而且眼下天气渐寒,真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这些可怜的百姓又该如何熬过这个寒冬……”说到此处,他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