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男爵府封地新政第一条
82年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男爵府封地新政第一条,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82年的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二毅然决然地直接奔赴长安,投身于边疆到长安、汉州的贸易市场。他怀揣着对商业的热情和对未知的渴望,决心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老三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在长安那边备考。尽管他已经经历了三次落榜的挫折,但家族始终给予他坚定的支持,让他能够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因此,他并未回到家乡,而是留在长安,默默努力,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
老四带着一家妻儿远赴大夏国发展。这个决定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易事,但他们坚信在那个遥远的国度里,有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于是,他们毅然踏上了这段充满未知的旅程,希望能在异国他乡开创出一番新的事业。
老五年纪尚小,刚刚过了十五岁,便被送入府兵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如今他也已经成为了一名伍长,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与此同时,冯氏家族的几个妹妹也都相继出嫁。有的嫁到了胭脂城,有的嫁到了秦州,甚至还有远嫁长安那边的。她们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与不同的人共同走过人生的旅程。
在这场战争尚未打响之际,冯白刚就意外地收到了远走大夏国发展的老四传来的消息。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家族的未来。经过深思熟虑,冯白刚决定果断处置家族的良田,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由于冯氏家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处置起来并非易事,进展相对缓慢。然而,冯白刚并没有对买家的规模大小有过多的挑剔,无论是一亩两亩还是几十上百亩,只要有人愿意接手,他都毫不犹豫地出售。
为了尽快完成土地的转让,冯白刚亲自出马,找到了双河镇的李府、姚家、段家、孙家。尽管未能与李府的家主李三一本人见面,但他还是成功地与管家鱼富贵取得了联系,并达成了交易。冯氏家族的大部分良田,最终以每亩八百文的价格转让给了李府,而竹林则以不到一百文的低价全部被李府接受。其他几家都没人愿意购买土地。
与此同时,其他几家家族在战争爆发后,才匆忙以几百文一亩的价格处置了他们的土地,甚至连宅子和店铺都以极低的价格贱卖,然后收拾收拾金银、干粮,仓皇出逃。
经过这一系列的交易,冯氏家族的土地只剩下了三千亩。考虑到家族中还有两百多口人需要生活,冯白刚深知这些土地已经不能再继续出售了。毕竟,冯氏家族在马坊镇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虽然随着家主的更替,家族的话语权逐渐减少,最终沦为普通人家,但这里依然是他们的根基所在。
冯氏家族一直以来都遵循着这样的传统:通常情况下,家族中的长子会坚守在老家,而其他嫡庶弟弟们则会分得一部分家财,然后离开家乡去寻找生计。家族中的弟子们可以选择留在族中,由家族负责抚养他们直到十六岁。然而,一旦超过十六岁,家族就不再提供供养。这些弟子们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原地,成为佃户,或者去商铺里当伙计。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秦州、胭脂,还是长安等地,都能看到马坊镇冯氏家族的成员。由于这是祖上立下的规矩,所以那些外出闯荡的人并没有太多的怨言。毕竟,出去闯荡如果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回来也并非不可,只不过会沦为普通人,只能靠当佃户来维持生计罢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教育。家族中的所有弟子都有机会在族里的学堂接受教育,而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甚至还能享受到两顿饭的供应,每个月还有一百文的零花钱。如果有弟子愿意走考取功名这条路,那么家族将会一直供养他,虽然不能保证生活有多么优越,但至少不会让他挨饿受冻,更不会让他流落街头。
冯白刚听闻男爵府主人的事情后,心中稍安。原来这位男爵府的主人竟是隔壁的新来地主,与自家还有些交情。毕竟,自家大部分的良田和竹林都卖给了李府,对这位新地主的为人也算略知一二。
据冯白刚所知,这位男爵府主人不仅人品端正,而且升职全靠实打实的战功。他对待佃户和伙计都颇为宽厚,在军中对下属更是一视同仁。如此看来,这位男爵府主人应该不会故意为难冯氏家族。
即便如此,冯白刚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心想,万一这位男爵府主人真的对冯家有所不满,大不了自己就贱卖产业,举家搬走便是。
就在冯白刚胡思乱想之际,这日,管家突然来报,说男爵府送来了第一道令:农税减半!
这道令让冯白刚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男爵府的第一道令会是传统的大赦天下之类的。毕竟,马坊镇一直以来都没有犯人,就算有,也都是关押在胭脂城。而且,李三一似乎并不认同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念,他更注重实际的利益。
冯白刚不禁感叹,这位男爵府主人还真是与众不同。与其大赦天下,倒不如来点实实在在的实惠,比如减免赋税。这样一来,不仅百姓们能够受益,冯家也能减轻一些负担。
在爵位中,男爵是最低的,只有自己这一代,不能传给子孙。
大武爵位有:王郡、公侯、伯、子、男爵,共五级,每传一代少一级,没有功劳,就算是王爷,五代后就是平民,或者说寒门。但是也算进入贵族圈,可以见官不跪,行拱手礼就可以,除非碰上皇帝、皇后这样的,短期内应该是碰不上的。
封地有虚封,就是遥领,名义上的称号。实封,就是这片地方都是你做主,除了朝廷赋税,驻军可以用朝廷的,也可以你自己的,朝廷赋税开国到现在从四成,到三成,到最现在的一成赋税。要是有府兵还免一半。男爵有封地的,一半朝廷赋税给自己,也有定额的,比较穷的地方一年交一百两就行了,就像李三一这边境地。李三一每年向朝廷赋税一百两即可,他直接给秦州州牧交了五年的。也不要驻军,自己有私兵,自己封地的人到年龄了就在当地服役,不用去其他地方。
李三一第一道男爵令正式颁布:今年的农税将调整为二十税一,这意味着农民们的税负将会减轻不少。不仅如此,对于新开垦的农田,将给予免税五年的优惠政策,而到了第六年,男爵府将以市场价格进行回收。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土地的测量工作都将以男爵府的测量结果为准。这项测量工作早在七天前就已经开始,但目前尚未完成。
对于冯白刚来说,这道男爵令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困扰。因为他家有一个人在府兵营服役,根据规定可以减免一半的赋税。再加上第一道男爵令的优惠,他家明年就完全不用交税了。这样算下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安排。
此外,男爵令中还详细公布了过完元正之后的开垦土地比赛。这场比赛无疑会激发农民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开垦更多的土地,从而增加农业产量。
这男爵该不会脑子烧坏了吧?李三一有自己的考虑,给管家鱼富贵解释道:“农税减半,主要是恢复生产,快速增加人口,尤其是佃户,马坊镇因为前段时间打仗,除了咱家佃户,其他的十去其九,土地没有人耕种,双河镇也是十去其六,胭脂城十去其三,留在那里等我种吗?还有四个月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