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暗度陈仓,兵临函谷
泠崖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6章 暗度陈仓,兵临函谷,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泠崖庵主,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阳宫的漏壶滴到第七百二十声时,嬴政的指甲在玉案上掐出半寸深的痕。
蒙恬的败报被揉成一团,滚落在青铜炭盆边,焦黑的边角蜷曲着,像极了伏牛谷里烧剩的秦军甲片。
殿外的北风卷着雪粒子撞在窗纸上,他望着案头新送的军报——函谷关守将王贲急报:\"燕军韩骁部已在孟津渡口集结,战船连营三十里。\"
\"好个叶丹!\"嬴政突然掀翻案上酒樽,青铜酒爵撞在柱础上发出闷响,\"蒙恬折了三万锐士,他倒要趁势来叩函谷关?\"
旁边侍立的赵高缩了缩脖子,刚要去捡地上的军报,却见嬴政抓起朱笔在舆图上重重画了个圈:\"传王离,调上郡十万边军南下;令李信率河内军兼程赶赴函谷关。
告诉王贲,若让燕军过了这道关——\"他的笔尖戳穿舆图,\"提头来见!\"
此时的叶阳正裹着狐裘立在洛水北岸。
林婉亲手缝的皮靴踩碎薄冰,发出细碎的咔嚓声。
他望着对岸被雪覆盖的荒草甸,耳边还响着三日前影卫的密报:\"咸阳急调上郡、河内两军,函谷关兵力已增至十五万。\"
\"太子,韩将军那边的旗号都换好了。\"副将乐乘策马过来,玄色披风被风卷起,露出下面裹着的燕军赤旗,\"孟津渡口的炊火点了八百堆,秦军斥候若从天上看,倒真像十万大军在造船。\"
叶阳摸了摸腰间的玄鸟剑,剑鞘上的云纹被体温焐得温热。
林婉昨日来信还在怀里,墨迹带着蓟城脂粉香:\"项梁已率楚军出南阳,武关外的烽烟比往年早了半月。\"他望着洛水尽头隐没的群山,嘴角终于浮起一丝笑:\"王贲以为我要学当年六国合纵,正面硬啃函谷关?
他忘了,当年苏秦是没长眼睛——\"他指向南岸被雪覆盖的栈道,\"这洛水南岸的古道,可是当年晋人运盐的秘道,荒废了三十年,秦军的斥候连马都不肯往这儿遛。\"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细碎的马蹄声。
林婉的贴身侍女青鸢从雪雾里钻出来,怀里抱着个铜匣。
她的睫毛上沾着冰碴,说话时哈出的白气在眉间凝成霜:\"夫人说,夜行火把赶制了三千支,火油掺了松脂,烧起来亮如白昼。\"她打开铜匣,取出一支裹着粗布的火把,\"还有这个——\"她摸出个油纸包,\"夫人怕太子旧伤发作,熬了鹿筋膏,让奴婢看着您喝下去。\"
叶阳接过油纸包,指腹触到残留的温度,忽然想起昨夜军帐里林婉写信的模样。
烛火映得她眼尾的细纹都暖了,笔尖悬在帛书上犹豫片刻,最终只写了\"万事小心\"四个字,倒把他逗笑了:\"夫人从前在秦市卖炊饼时,给我包饼都要多塞半块,如今写家书倒小气了?\"
\"那是怕你看了分神。\"林婉低头收拾信匣,耳坠上的珍珠晃了晃,\"等你拿下潼关,我给你做十笼炊饼,撒满你爱吃的芝麻。\"
\"青鸢,\"叶阳把鹿筋膏塞进嘴里,甜腥的药味漫开,\"回蓟城告诉夫人,等我在潼关城头插了玄鸟旗,她得亲自来给我戴那顶王冠。\"
青鸢应了一声,翻身上马时忽然顿住:\"对了,夫人还说,赵信的暗桩在河东散布谣言,说燕军要休整半月。\"她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夫人让太子当心,赵信......当年在咸阳做质子时,最会装病装老实。\"
叶阳的手指在剑鞘上一紧。
赵信是他当年在咸阳的伴读,后来随他逃回燕国,却在半年前突然失踪。
他记得最后一次见赵信,是在易水河畔,那人捧着酒坛说要为他践行:\"太子此去伐秦,臣本想随征,可这老寒腿......\"他当时拍着赵信的肩笑:\"等我破了咸阳,给你在宫城东边盖座暖阁,专烧西域的香炭。\"
现在想来,那酒坛里的酒气,混着的分明是秦地才有的椒香。
\"乐乘,\"叶阳转身看向身后的燕军,他们正借着雪色拆解帐篷,将玄色秦军战旗裹进行囊,\"传令下去,半个时辰后拔营。
所有马蹄包上麻絮,炊火只留炭盆——\"他的目光扫过队伍里扛着锄头的工兵,\"告诉工兵营,到了潼关外的废驿站,每人发三斤桐油。\"
三日后深夜,潼关东门的夯土墙上。
守将王离裹着皮裘打了个哈欠,望着远处黑黢黢的群山。
他刚收到王贲的急报:\"燕军主力尚在河东,尔等只需严守潼关,待上郡军一到,即可反推。\"正想回帐喝碗热羊汤,却见城下黑影里窜出个小个子,裹着秦兵的皮甲,腰间挂着半块虎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