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邺权交接各怀心
MangoEVE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邺权交接各怀心,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MangoEVE,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且细想,如今高澄最大的敌人是谁?”
“侯景!”赵贵又是不假思索的答出,此时也想明白的李弼的顾虑。
“即便擒获了侯景,我军想取河南诸州也非易事,反是为高澄除了心腹大患,届时其大军必转攻我军......此计不宜取,直接回绝便是。
另外去信给思政,让他进取颍川之时,小心提防侯景。”
此时王思政已至襄城郡驻守,侯景见李弼等人不能轻易上套,而军报又得梁国羊鸦仁援军已到汝水。
于是假称略地,引军出长社城南撤至悬瓠,与羊鸦仁相呼应。
将颍川空城拱手让与王思政,至此李弼也就引军撤回长安。
知西魏李弼主力军已经撤出河南,侯景也南撤,高澄遂决意先返晋阳着手处理父亲丧葬事宜。
先后召见高德政、唐邕等人至东柏堂后,又传了杨愔入室。
\"遵彦且坐。\"高澄并未抬头,仍自顾着检视陈元康录写各项需要交代的机要。
“谢过大将军赐座!”
“遵彦一向谨慎周详,倒也无需我再多言,待我回晋阳后,太原公就劳卿与德政悉心辅佐。
只是如今我事务繁忙,铨选之事,卿须严加把控,我不过是例行过场。若能得人,这吏部尚书一职,当由卿来担任。”
杨愔抱手应答后,高澄就将陈元康所拟条陈递给了他。
翻过一页,忽见文书中调任燕子献为门下省录事。
此前高洋有意调燕子献至尚书省,他还未上启,不想高澄已经有了安排。
“大将军,这燕子献?”
录事当然不及典签职高,高澄不过想调离燕子献出晋阳,也不知道杨愔为何有此一问。
“有何不妥?”
“也非不妥,先前下官曾想过调他入尚书省!如今依大将军安排便是!”
高澄点了点头,再交代了一句:“这燕子献求的官职,必然胜过他在西边任职的典签,倘若他有真才实干,也可酌情提拔......该交代的也没其他的了,且先退下吧!”
又转向陈元康:“列京畿大都督事务,当条列详实,不得疏略,莫教我家二郎看得糊涂。”
杨愔听了高澄的话,踟蹰间低声说道:“大将军,其实......其实太原公只是寡言少语,为人深沉,倒不需大将军这般操心......”
高澄不由一愣,言外之音也听得明白,缓步间出了席位,近到杨愔跟前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遵彦果真识人,吏部铨选之事交托于你令我放心!”
话虽如此,只是他得配合着高洋演好这出戏,总不能让自己的弟弟唱独角戏吧。
转而回身踱步,轻叹一声:“太原公才略深浅,我又岂会不知?若非如此,我又怎会将邺城要务尽数托付于他?”
语气渐渐沉闷:“只是这韬光养晦之术,为瞒过外人,自是有利于父王基业,可若是连我这个兄长也要防备......”
忽然抬眸直视杨愔:“卿既出言警示,往后还望卿替我多留些心思——若他行事尚在分寸之内,便由他去;倘若......倘若他真有什么不轨图谋,还望卿能据实以告。”
最后半句说得极轻,但这炎热季节,杨愔却听得浑身发凉。
他已然卷入这兄弟权位之争的漩涡——自古皇家手足相残的惨剧屡见不鲜,本来高澄根基深厚,不该会将势单力薄的高洋放在眼里?只是高洋这般作态反而为兄所忌!
高澄只觉杨愔能暗示自己,便能委以监视。
“大将军之言,遵彦铭记!”
杨愔退出房门时,微微侧身,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陈元康,这位得高欢父子亲近之臣依旧专注案牍,面上不见半分异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