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电池(一)
第二艺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9章 电池(一),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或者说如果能找到一种比铜更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让该元素的电子流向铜元素,那么电池是否就诞生了呢?
没错,科学家们反复尝试找到了这么一种比铜更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锌。
但只是控制锌和铜的相连,就能得到可人为控制释放电力的电池了吗?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还没有解决电池最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子流动如何持续。
锌虽然很容易失去电子,但当锌的一个电子流到铜原子中时,锌原子的质子数就会多于电子数,从而显正电。
而铜原子会因为多了一个电子从而显负电。
所以锌的第二个外层电子会因为与此时显负电的铜原子同性相斥。
同时显正电的锌原子又会吸引住自己这个外层显负电的电子。
从而无法维持电子的持续流动,电池的作用也就达不到了。
那么想要保证电池的电子持续流动,就得想办法将已经失去外层电子的锌原子,也就是已经显正电的阳离子抛弃掉。
同时让已经得到更多电子的铜原子,也就是显负电的阴离子与那部分被抛弃的阳离子正负抵消,以此呈现电中性,让其它锌元素的电子可以继续流动到铜元素中。
如此电池的电流就能持续到锌元素的外层电子流失完为止。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为离子提供一个移动的桥梁。
方法很简单,盐溶液中的离子会产生静电场,对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有吸引作用。
如果周围环境中有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就会被盐溶液中的离子吸引而进入溶液,使盐溶液吸收离子。
那么就给锌元素和铜元素之间放置盐水。
锌元素的电子通过电路流向铜元素。
而失去外层电子的锌离子就会融入到盐水之中。
同时盐水中的氢离子又会吸收跑到铜元素那里的电子,让铜原子从显负电重新回到显中性。
这样一个一次性电池就诞生了。
但是因为锌和铜元素之间的电子流动只在表面进行,电流量太小。
所以要想得到更强劲的电流和更长的放电,那就得在增加表面积的基础上还要叠加数量。
于是科学家将锌板与铜板中间夹着浸有盐水的布或纸板作为一个单元,多个单元相堆积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明电流比较强且稳定而持续的电池。
虽然它只是一次性的,放完电不能充电重复利用,但是于1800年发明的伏打电池,为人类在电池一道继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路。
在其之后诞生的丹尼尔电池、铅酸电池等,也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实现电子的转移来产生电流。
伏打电池的意义,就是人类在电池领域最伟大的一次开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