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木子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1章 找出问题,我正在死亡,六木子先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按说研究所研究的产品或者项目不少,随便拿一些出来应该都不难赚钱啊。”我有些好奇地问道。
“夏总这个想法确实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不过我们要承担国家分配的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另外就是一些定向军用或者国家所需要的产品或者配件的研发,这些产品或者项目是不能拿来盈利的,而这一块占比非常高,另外就是我们研究所说实话也是基本上技术型人才为主,并不太善长经营这块,所以真正的赢利虽然每年能有一两个亿,但是对于我们整个研究所几千人和几百个项目还是太少了。”张所长解释道。
“按照张所长的说法,就是产品的研发与转化或者说量产销售有些脱节对吗?”我立即兴趣大增地问道,如果是这样我们其实是有不少合作机会的。
“这算一个方面的问题吧,综合的因素,一个产品研发出来到投入量产,有经营人才的问题,但是更有量产所需要的设备、技术转化还有所需要的资金投入等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对于我们研发的产品投向市场审核也比较严格,凡是与军事或者国家相关的一些产品是不能通过审批的。”张所长解释道。
“张所的意思是主要问题是量产和经营两方面的问题吧,至于经营人才,其实也是这里面的一部分,那张所有没有考虑过合作?就像我们芯片投资一样我们肯定是一种合作关系,我们投入资金,研究所负责研发,然后研发出来产品以后我们再去生产产品实现赢利,至于利益怎么分配或者说怎么合作,具体的内容我们可以坐下来谈对吧。”
“这种方式其实我们一直就有,其实大部分的就是这样的合作方式,毕竟我们研究所自己经营的人才太少,所以我们直接经营的少,这个就是产研合作,不过国内现在对电子类产品的投资与我们研究所合作的不多,很多都是直接找西方国家买现成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毕竟与我们合作有些还得自己研发生产线或者改造生产线,这个就是我所说的量产的问题。”张所长苦笑着说道。
“我理解了,研发生产线或者改造生产线相当于是一定程度上的尝试或者研发,这种风险相对偏高,但是自己研发同样的好处应该就是成本比较低,另外就是技术完全可控。”我尝试性的用自己的理解来复述了一下张所长的话。
“正是,比如说芯片,国外有现成的生产设备,虽然贵很多,但是大家信心足,芯片的利润也高,所以很多国内的企业心甘情愿地去买现在的设备和技术。”
“问题是我们的技术包括设备的稳定性各方面与国外的相比呢?”我问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这个要看什么芯片,如果说cpU这种高端芯片,说实话,因为最近二十来年投入的减少甚至停止,我们确实是比不上国外,但是像夏总所需要的耗材、板卡这些中低端的芯片,我们的技术和设备甚至是超过国外的,特别是在设备的量产这块,想必夏总也知道,只要我们国内解决了的技术,我们的设备甚至不到西方国家的十分之一,有些甚至可能是百分之一的价格。”张所长似乎也看出来了明显是比较感兴趣了,所以也耐心地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