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阻击部队反击,但不明说,不点破是杨关的策略。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中意义深远。 反击失败必定损失惨重,在委座命令全线撤退的前提下就是违抗军令,谁也担待不起责任。 相反一旦反击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沾杨关的光,把握战机,有利地支援了杨关,少不了一份功劳。 即使战后被追究,也是杨关与委座之间的问题,无论如何胜利最重要,国党教官有功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