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1章 大婚(32),灯灭:第一夜【九尾神狐】,七月未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阮院判家中长姐早年丧夫,在南越一处靠海的部落独自抚养着一儿一女。当长姐用完亡夫所有遗留的家财之后,厚着脸皮给阮院判去了封信笺。

长姐如母,阮院判儿时能潜心钻研医术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长姐的。

那时他们阮家虽世代行医,早已打出了不少名声,但这一代家中父亲却不会在官场上同人周旋,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家父官职越做越低,光靠父亲很难养家糊口,于是长姐就主动扛起了父亲肩上的重担。

长姐于医术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分,只能缝缝补补去别家做工,到最后就演变成母亲在家中照顾幼弟,父亲偶尔出去行医、不行医时便在家中教幼弟辨别药材研读医书,姐姐则是从日未出到日已落、夜以继日出门务工,因此,阮院判一直觉得亏欠长姐良多。

好在长姐后来嫁了户好人家,丈夫打渔的本事在他们部落远近闻名,经常能捕到一些罕见的鲜鱼,或滋补健体,或观赏把玩,直到一场通天巨浪将长姐的幸福生活彻底打乱。

阮院判念及与长姐的亲情和恩情,和夫人商量之后将长姐一家接回了自家宅邸。家里下人无数,无非就是多了三双碗筷罢了。

起先一切都美满和谐,长姐感念着阮院判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在闲时还会替阮院判夫人缝缝衣裳补补被褥,做些下人才做的活计。

因家中突然多了两位可怜的孩童,阮院判每每从皇宫回来都会顺道捎些香软可口的各式小点心。年幼的六皇妃吃多了这些小点心,总会让着哥哥和妹妹,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吃相露出一个岁月静好的甜美笑容。

阮院判一直尽力将碗中的水端平,阮软和夫人有的吃穿用度,长姐和长姐的孩子们也应有尽有,可问题出现在阮院判自以为太过了解自己的长姐,却不知人心易变。

某次阮院判下朝回府的路上,往日看惯了的街道突然多出一抹亮丽的身影——一位穿着鲜艳的异域女子将一块儿厚布平铺在地上,卖着细致风雅的异域首饰。

阮院判对这些首饰喜欢的紧,他家夫人最喜欢的便是这细致风雅之物了。

阮院判叫停了马车,蹲在厚布前挨个挑选。他原本挑了四把珠钗,但转念一想阮软和长姐次女两人还小,手中这珠钗给了她们也只会在桌面上落灰,平白浪费了这些精巧的饰物,最终阮院判就只买回了两把珠钗。

这两把式样不同的珠钗都是买给阮院判夫人的。

不是阮院判舍不得多付一把珠钗钱,这珠钗虽然卖得甚贵、不是南越寻常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可对于直接和皇帝性命挂钩的阮院判来说,这珠钗不过半日的俸禄,阮院判是觉得自己长姐自小就不喜欢这些华而不实之物,可他却忽略了儿时的长姐是不能喜欢,不敢喜欢。

没有那些狗血般的剧情,阮院判大大方方将这两把西域风格的珠钗交给夫人时并没有正巧被长姐撞见,长姐也没有无意间从阮院判夫人的卧房内将那两把珠钗翻出,阮府府内的平衡是被一位从老宅带来这里的老管家多了一嘴所破坏的。

老管家是看着阮院判和长姐长大的,他对小小年纪就格外懂事的长姐异常心疼。

那时老宅没钱,老管家不收分文自愿看顾着阮院判一家,冲着这一份无以回报的恩情,阮院判在太医院谋得官职之后便将爹娘连带着老管家一同接到了阮府。

来到新宅的老管家衣食无忧安享晚年后最放心不下和最时常念叨的就要数阮院判的长姐了,可惜一直想见而未见。阮院判将长姐接回来的那天,笑得最合不拢嘴的便是那位老管家了。

长姐没有看见的事情老管家却替长姐瞧见了,老管家虽然替阮院判长姐感到心寒,可也没闲到特意去阮院判长姐面前提那么一嘴而让老管家心里那位小小却坚强的女娃儿心生不快。

那日老管家只是像往常一样坐在院内一棵大树下的摇椅上吹着暖风,大抵因为实在替阮院判长姐而不值,又或许是因为年岁已高心里憋不住事儿,老管家就这样一个人对着身旁大树将深埋在心底的话给讲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侠左,剑右

逍遥小师叔

快穿:宿主是咸鱼还是炮灰

小锅盖的盖

从娱乐圈太子到刑侦新人

喜欢田螺笛的黄衫女

重生后我独宠清纯少女,校花慌了

站在屋顶只对风説

梦近南山春来晚

谓知

失忆后,她们都说是我女朋友

一碗大虾炒面